廖強伸了個懶腰,指尖在手機屏幕上繼續(xù)滑動。育兒補貼的政策討論還在腦海里打轉(zhuǎn),下一個視頻的標題已經(jīng)跳了出來——"你最喜歡的詩是哪一句?"
"喲,這話題有意思。"他挑了挑眉,指尖輕點屏幕。他對古詩詞總有種莫名的親切感,雖然當年背課文時也常抓耳撓腮。
視頻開頭是淡墨山水的背景,溫潤的男聲緩緩響起:"學了這么多年語文,你最喜歡的詩是哪一句?"
隨著提問,一行行詩句伴著水墨動畫在屏幕上流淌:
"是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是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是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是張若虛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是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是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是蘇軾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是辛棄疾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亦或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廖強看著這些詩句,這些詩句像老朋友一樣,帶著學生時代的記憶撲面而來。他靠在沙發(fā)上,手指輕輕敲擊著膝蓋,在心里默默跟著念誦。
"果然還是詩詞最能打動人心啊。"他輕嘆一聲,指尖已經(jīng)點開了評論區(qū)。
......
魏征捋著胡須,目光落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評論上,眉頭微蹙:"陛下,詩句雖美,卻也暗藏民生疾苦。后世能記住這些句子,足見文以載道,不可不察。"
李白此刻正在酒樓酣飲,看到天幕上自己的詩句被反復提及,頓時將酒壺往桌上一頓,高聲喊道:"哈哈哈!老夫的詩自然該列榜首!那個叫蘇軾的小子是誰?倒要看看他有何能耐!"
杜甫拄著拐杖站在破屋前,看到"會當凌絕頂"的句子時老淚縱橫,咳嗽著喃喃自語:"二十歲寫下的句子,竟能被后世記掛...不知何時方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啊..."
長安西市的綢緞鋪前,幾個胡商正圍著看天幕。其中一個藍眼睛的商人指著"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詩句,對伙計笑道:"你們唐朝的文字竟能有這般魔力?買兩匹絲綢,我要送給波斯的詩人朋友。"
朱元璋看著天幕的新內(nèi)容,當看到滿屏的詩句時,這位草根出身的帝王臉上露出茫然,隨即眉頭緊鎖。
"這些酸文假醋有什么用?"他粗聲粗氣地嚷嚷,"能讓百姓吃飽飯?能讓邊關(guān)安穩(wěn)?"
朱標站在一旁,目光卻被"醉后不知天在水"那句吸引,輕聲吟誦兩遍,眼中泛起向往:"父皇,這些詩句描繪的意境頗為動人。治國需務實,但若能以文教化百姓,亦可安邦。"
"教化?"朱元璋斜睨著他,"當年陳友諒的文人也不少,還不是被咱一鍋端了?"話雖如此,他的目光卻在"路漫漫其修遠兮"那句上停頓片刻,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龍椅扶手。
朱棣盯著"大漠孤煙直"的詩句,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漠北戰(zhàn)場的風沙,猛地握住腰間佩刀:"這等描繪邊塞的句子,倒有幾分意思。待朕再征蒙古,定要寫出更壯懷的詩來!"
翰林院的學士們此刻正聚在文華殿外,看到天幕上的詩句個個激動得面紅耳赤。
"是子美的'會當凌絕頂'!杜工部的氣魄果然千古第一!"
"哼,論意境,當屬張子同的'滿船清夢'更勝一籌。"
"你們看評論區(qū)!有人提到了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此句一出,誰與爭鋒?"
劉徹看到"大漠孤煙直"時,突然拍案而起,嚇得旁邊的太監(jiān)一哆嗦。他大步走到殿外,望著西北方向,高聲道:"衛(wèi)青!霍去??!你們看這句子!這才是我大漢將士馳騁的疆場!"
衛(wèi)青低聲道:"陛下,佳句如畫。臣想起元狩二年那場戰(zhàn)役,黃昏時渡過黃河,天邊的晚霞正如此句描繪。"
霍去病則盯著"會當凌絕頂",年輕的臉上滿是桀驁:"依我看,不如改成'會當踏狼居,飲馬貝加爾'更痛快!"
司馬遷趴在竹簡前,看到"寄蜉蝣于天地"時猛地停住筆,喃喃自語:"此言深得我心。人于天地之間,確實如螻蟻般渺小...不行,我得把這句話記到《史記》里去!"
宋朝
趙禎看著辛棄疾"眾里尋他千百度"的句子,指尖輕輕敲擊著御案,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我朝后生這詞句,頗有婉約之風。想不到這位沙場老將,竟有如此細膩的心思。"
范仲淹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評論上,慨然道:"為官者當以此句自勉。后世能記得此言,足見公道自在人心。"
蘇軾正在惠州的茅屋里煮東坡肉,看到天幕上自己的"寄蜉蝣于天地"被高亮顯示,頓時掀翻鍋蓋哈哈大笑:"老夫被貶數(shù)次,竟能在后世有如此名聲?看來'一蓑煙雨任平生'沒白寫!"
李清照坐在窗前,看到"知否知否"的評論時,手中的花枝突然掉落。
她望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句子被無數(shù)人點贊,眼中泛起淚光:"后世還記得易安的詩句...只是不知明誠是否也能看到..."
臨安城的書坊老板此刻正指揮伙計搬書:"快!把杜工部、李太白的詩集都擺到最顯眼的位置!還有那個叫蘇軾的新科進士,他的詞集也多進些貨!"
汴京城的茶館里,說書先生正拍著醒木講解天幕上的詩句:"各位客官您瞧這句'孤舟蓑笠翁',短短十字,寫出了多少孤寂!這便是咱讀書人說的意境!"
秦淮河畔的歌女們看到"桃李春風一杯酒"時,紛紛停下手中的琵琶,互相低語:"這句子說盡了離別滋味,下次為客官彈唱時,倒可借用一番。"
酒肆里,幾個趕考的舉子爭論不休:"我說'驀然回首'最好!寫出了人生真諦!"
"放屁!'前不見古人'才是千古絕唱!"
"你們懂什么?'千山鳥飛絕'那才叫境界!"
廖強翻著評論區(qū),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泣不成聲]"看著鏡子里自己日漸后移的發(fā)際線不禁哭了出來。[大哭][大哭][大哭]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淚奔]"
"辛棄疾的婉約詞很多也很美 晚日寒鴉一片愁..."突然想起高中時背過的《鷓鴣天》。
"如果不是為了趕路,語文應該是最美的學科"
確實,當年被考試支配的恐懼,差點讓人錯過這些文字的美。
天幕那頭,各朝的文人墨客還在為詩句的排名爭論不休。
窗外的月光正好落窗內(nèi)上,與千百年前那些詩人仰望過的,卻是同一輪。
而廖強已經(jīng)點開了下一個視頻,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如果把中華歷史縮成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