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宵回到黑巖鎮(zhèn)時,又是槐花落盡的時節(jié)。武館院角的老槐樹把影子鋪在青石板上,碎得像一地星子。趙青黛蹲在石臼邊搗藥,木杵撞擊石臼的“咚咚”聲里,混著她低低的哼唱——是首吳宵沒聽過的調(diào)子,像清河水淌過卵石。
“吳宵哥?”她抬起頭,鬢角沾著片槐葉,手里的藥杵頓在半空。陽光穿過她的發(fā)隙,在藥末上投下細碎的金斑,似乎要起身,卻又停頓了下來。
吳宵“嗯”了一聲,把背上的包袱往墻角一放。包袱里裹著霧隱山的泥土,還有幾片帶鋸齒的葉子——他起初以為是藥草,后來才發(fā)現(xiàn)只是普通的灌木葉。
“你可算回來了,爹在里頭?!壁w青黛低下頭繼續(xù)搗藥,藥杵撞擊的力道重了些,“從昨天就沒說話,就盯著你那根棗木扁擔看?!?/p>
吳宵走到正屋門口,門沒關,虛掩著。他看見趙師傅坐在太師椅上,手里捏著那根藤條——去年教他“百步拳”時用的那根,藤條梢頭纏著圈紅布,是趙青黛怕他練拳時被抽傷,特意纏上的。
“師傅。”吳宵推開門,門框上的蛛網(wǎng)被震得搖晃,一只蜘蛛吊著絲慢悠悠往下落。
趙師傅沒抬頭,眼睛盯著地上的磚縫,那里有塊發(fā)黑的藥渣,是吳宵臨走前熬藥時灑的。“霧隱山的仙師,教你飛了?”他的聲音像磨過的砂紙,糙得刮耳朵。
“沒找到?!眳窍哪_在門檻上蹭了蹭,鞋幫沾著的泥掉在地上,積成個小小的土堆。
“沒找到?”趙師傅突然站起來,藤條往桌腿上一抽,發(fā)出“啪”的脆響,驚得梁上的灰塵簌簌往下掉,“我教你拳,是讓你護著自己,不是讓你滿山跑著找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你以為那仙師是地里的蘿卜,一拔就能出來?”
吳宵低著頭,看見趙師傅的布鞋前尖有些磨破了洞。
“劉老鐵昨天來送奎豬皮,”趙師傅的氣漸漸消了些,重新坐回椅子上,藤條被他攥得發(fā)白,“說你在以前吹牛,要當仙師回來給他們劈山開路?!?/p>
“我沒……”
“你當我老糊涂了?”趙師傅打斷他,“什么‘劍能飛’‘人能在云里坐’,你咋不跟他說,山匪的刀砍在身上,仙師也替不了你疼?”
吳宵沒說話。他想起霧隱山的那個夜晚,他被三只黑狼圍在山洞里,手里只有短刀,是“鐵山靠”救了他——他靠著洞壁猛地發(fā)力,撞斷了頭狼的脊梁。
那時他沒空想仙師,只想著怎么活下去。
但是活下來便又有空想。
接下來的日子,吳宵重新拿起了斧頭。天不亮就去劈柴,武館后院的柴堆堆得比屋檐還高,王虎說夠燒到明年開春。趙師傅教拳時依然嚴厲,藤條抽在身上的力道沒輕半分,只是每次抽完,趙青黛總會準時端來藥湯,湯里的當歸味濃得嗆人。
入秋時,劉老鐵帶著石頭來鎮(zhèn)上賣奎豬皮。石頭長高了半個頭,卻還是愛往吳宵懷里鉆,悄咪咪地塞幾個兜里的紅果子,硌得吳宵肋骨生疼。
“吳宵哥,你見到會飛的人了?”石頭仰著臉,不知怎么缺了一邊門牙,說話漏風。
“沒見到?!眳窍阉饋?,放在柴堆上。石頭的褲腿沾著奎豬毛,扎得他胳膊發(fā)癢。
劉老鐵蹲在門檻上抽煙,煙桿是黃銅的,煙鍋里的火星明明滅滅。
“沒見到才好。”他往地上啐了口煙渣,煙渣落在吳宵劈好的柴塊上,“我活了四十多年,就信三樣東西:奎豬皮能換鹽,草藥能止血,還有婆娘的飯能填飽肚子。其他的,都是哄孩子的?!彼D了頓,用煙桿指了指吳宵的腿,“你那個腿,也不是仙師吹口氣吹好的?!?/p>
可卻是你夾傷的,吳宵暗想。
吳宵看著石頭在柴堆上蹦,突然想起望月城的琉璃燈。那些燈亮得晃眼,卻照不亮霧隱山的林子,不如武館灶膛里的火光,能把影子實實在在印在墻上。
可夜里躺在柴房,聽著風刮過窗欞的哨聲,他總會想起那道白光。趙師傅的拳能打山匪,能贏比武,可要是遇到更強的存在呢?比如商隊說的極北冰原的異獸,比如望月城文書提過的“食人沼澤”。
“書到用時方恨少”,吳宵摸著懷里的《養(yǎng)鐵玄鑒》,突然覺得這話也能用到拳上——拳到用時,才知不硬。
冬至那天,吳宵把說書攢的銀子全倒在桌上。五十兩,用紅布包著,邊角被他揣得發(fā)皺。他數(shù)了四十兩出來,用麻線纏好,塞進趙師傅枕頭下的布包里。布包里有趙師傅的藥錢,還有幾張皺巴巴的藥方,是趙青黛開的。
還得去看看。
“我還想去看看。”吳宵站在院子里,看著趙師傅練拳。雪落在趙師傅的肩膀上,積成薄薄一層白,他的拳頭揮出去,帶起的風把雪沫子吹得四散。
趙師傅的動作頓了頓,沒回頭?!耙呔妥?,別留這破爛?!彼涯倾y子扔回來,銀子在空中劃過道弧線,落在吳宵腳邊的雪地里,砸出個小小的坑,“記住了,走到哪都別丟趙家拳的臉。要是真遇到過不去的坎,報我的名號——趙山河,在北邊土水泊這一帶的商隊里,多少還能有點薄面。”
趙青黛連夜給他縫了件新棉襖,是用靛藍粗布做的,里子絮著灰羊的絨毛,針腳比上次那件短打更密?!斑@是我新配的凍瘡藥,”她把個油紙包塞進吳宵懷里,藥味混著她發(fā)間的皂角香,“比上次的多加了當歸,擦在手上不裂。”她的指尖碰了碰他的手背,像被燙到似的縮回去,“路上……別總想著那些沒用的?!?/p>
“找不到仙師就算了,回來打拳不好嗎?”
“回來不好么。”像是呢喃自語。
吳宵走出黑巖鎮(zhèn)時,天還沒亮。雪下得緊,把路蓋得嚴嚴實實,只有他的腳印,一串深一串淺,往西邊延伸。
第二次進霧隱山,吳宵走得更深。他背著趙師傅給的短刀——那刀被磨得雪亮,刀鞘上的銅環(huán)擦得能映出人影。白天他循著獸跡往主峰爬,夜里就著月光練拳,“百步拳”的步子在雪地上踩出串整齊的印子,像用尺子量過似的。
第二十三天,他在半山腰遇到只黑熊。
那熊站起來比他還高,皮毛黑得發(fā)亮,爪子像磨過的鐵耙。吳宵沒躲,沉腰立馬,等著熊撲過來。熊的巴掌拍過來時,他猛地側(cè)身,同時一記“鐵山靠”撞在熊的肋骨上,只聽“咔嚓”一聲脆響,熊哀嚎著滾下山坡,撞在松樹上,震得積雪落了他滿頭。
“可憐的熊大?!?/p>
他摸著自己這雙手——常年握刀、劈柴、打拳的手,比任何鐵器都硬。
又往上爬了三天,云霧越來越濃,濃得化不開,像塊浸了水的棉絮。吳宵站在塊巨石上,喊了聲“仙師”,聲音被云霧吞掉,連回聲都沒有。
“仙師!我是來學藝的!”
又轉(zhuǎn)了幾日,他覺得,再轉(zhuǎn)也是白搭。
下山時,他在山腳下的鎮(zhèn)子買了壇“燒刀子”,酒壇用紅布封著口,沉甸甸壓在肩上。店家說這酒烈,能驅(qū)寒,北方的商隊都愛買。
再次來到望月城時,城墻的青石頭上積著雪,像裹了層糖霜。吳宵沒去鏢局找王鏢頭,而是來到城主府——門口貼著張告示,說護衛(wèi)隊要添人,只要能通過考核,管吃管住,每月還有月錢。
考核在城主府的演武場,比秋市比武嚴多了。第一關比力氣,要能舉起三百斤的石鎖;第二關比反應,要躲過十名護衛(wèi)的同時進攻;第三關才比拳術,對手是護衛(wèi)隊的隊長,據(jù)說曾在軍隊里當過教頭。
吳宵舉起石鎖時,聽到圍觀的人吸氣——那石鎖比他在武館練功用的重了近百斤,鎖柄上的銅銹蹭得他手心發(fā)綠。他想起趙師傅說的“腰勁要沉”,深吸一口氣,腰腹發(fā)力,石鎖被穩(wěn)穩(wěn)舉過頭頂,臂彎沒晃一下。
躲護衛(wèi)進攻時,他把“百步拳”的步子用到了極致。腳踩在青石板上,像抹了油,總能在刀鋒掃到衣襟前避開。有個護衛(wèi)的刀離他脖子只有寸許,他猛地矮身,同時手肘撞在對方的膝蓋上,護衛(wèi)“哎喲”一聲跪了下來,刀“哐當”掉在地上。
最后跟護衛(wèi)隊隊長對拳時,吳宵沒硬拼。隊長練的是硬功,拳頭硬得像石頭,吳宵就用“頓勁”——拳頭在離對方胸口寸許的地方突然發(fā)力,隊長悶哼一聲,后退了三步,捂著胸口說:“你過關!”
穿官服的中年男人——后來吳宵才知道他是城主府的管家,姓劉——翻著名冊問:“吳宵,師從黑巖鎮(zhèn)趙記武館,趙山河?”
“嗯嗯?!眳窍咽i放回原處,掌心的皮磨破了,滲出血珠。
劉管家的筆頓了頓,抬頭看他的眼神多了些東西。“趙師傅的徒弟?”他笑了笑,眼角的皺紋擠成個三角形,“去年他還來給城主的護衛(wèi)隊講過拳理?!彼诿麅陨先α藗€名字,“你去三公子院里當護衛(wèi)吧,他那院子缺個手腳麻利的?!?/p>
吳宵第一次見到三公子,是在三天后。那孩子穿著件月白錦袍,蹲在廊下看螞蟻,手里捏著塊桂花糕,糕渣掉在地上,引得螞蟻排著隊來搬。他約莫十歲,眉眼像極了之前匆匆一瞥畫像上的城主夫人,倒是好看,皮膚白得像雪,嘴唇卻紅得像櫻桃。
“新來的護衛(wèi)?”三公子沒回頭,聲音軟軟的。
吳宵“嗯”了一聲,站在三步外的地方。廊柱上的紅漆剝落了塊,露出里面的木頭,像道淺疤。
吳宵有時候給他也講故事。
吳宵蹲下來,撿起根樹枝,在地上畫了頭奎豬——頭大,嘴尖,兩顆獠牙彎彎的,像月牙?!坝幸环N奎豬,比畫上畫的兇多了,”他邊畫邊說,“去年劉老鐵被奎豬撞斷了肋骨,躺了半個月才能下床?!?/p>
三公子聽得眼睛都不眨,手里的桂花糕掉在地上也沒察覺。“那你們怎么打奎豬?用弓箭嗎?”
“有時候用陷阱捉,有時候拿長矛刺,我這身手用拳?!眳窍肫鹱约旱谝淮斡冒俨饺蚩i的樣子,拳頭砸在豬頭上,震得虎口發(fā)麻,“趙師傅說,奎豬的眼睛不好使,打它的時候要往兩邊躲?!?/p>
從那天起,三公子每天都來找他。有時是在演武場,看他練拳;有時是在書房,纏著他講故事。吳宵教他扎馬步,他站不到一刻鐘就喊腿疼,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卻咬著牙不肯?!@點倒像趙師傅。
“你這衣食無憂的為什么非要學拳?”吳宵給他揉腿時,發(fā)現(xiàn)這孩子的褲腿里藏著塊淤青,像是被什么東西砸的。
三公子低下頭,手指摳著地毯上的花紋?!吧洗胃绯臣埽莆?,我摔在石階上,磕破了頭?!彼穆曇舻偷孟裎米雍?,“要是我會拳,他就不敢推我了?!?/p>
吳宵想起石頭——跟著他學了幾招“鐵山靠”。他摸了摸三公子的頭,像摸石頭的腦袋又像摸起籃球,忍不住拍了兩下?!拔医棠恪俨饺牟阶影桑挥檬箘?,就能躲開別人的推搡?!?/p>
三公子學步法學得很認真。腳踩在青磚上,一步一步,像在丈量什么。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在他的影子上投下格子狀的光斑,像塊被切開的糕。
“吳宵,”有天練完步,三公子突然說,“下個月府里要辦宴,我爹說會請仙師來表演。到時候我?guī)闳タ?,好不好??/p>
吳宵的心猛地一跳。“真是仙師?”
“嗯,”三公子點頭,眼睛里閃著光,“就是有時候住在東廂房的那個白胡子老爺爺,他會隔空取物,上次還把我掉在池塘里的玉佩變了回來呢?!?/p>
吳宵沒說話。他想起霧隱山的云霧,想起趙師傅的話,心里那點被壓下去的火苗,又悄悄竄了起來。
府里的仙師姓柳,穿著件月白道袍,手里拄著根玉拐杖,杖頭雕著只仙鶴。
宴會那天,城主府張燈結(jié)彩,紅綢子從門樓一直垂到后花園,燈籠照得夜里跟白天似的。賓客們穿著綾羅綢緞,說話時帶著笑,酒杯碰撞的聲音像風鈴。吳宵站在三公子身后,手里捧著他的披風——怕夜里冷,特意帶來的。
柳仙師的表演在宴會中段。他走上臺,手里拿著個空碗,對眾人笑了笑:“今日獻丑,給大家表演個‘空碗生酒’。”
他把空碗舉起來,讓眾人看清楚,然后用玉拐杖在碗底敲了敲,嘴里念念有詞。過了一會兒,他把碗倒過來,真的有酒流出來,滴在地上發(fā)出“嗒嗒”的聲響。
臺下爆發(fā)出一陣叫好聲,三公子拍著手笑,聲音像銀鈴。
吳宵卻皺起了眉。他站的位置離臺近,隱約聞到股酒精味——跟鎮(zhèn)上鐵匠鋪淬火時的味道很像。而且柳仙師敲碗底時,手腕動了一下,像是在按什么機關。
接下來的“隔空取物”更讓他起疑。柳仙師讓三公子把玉佩遞給臺下的賓客,然后站在臺上,手一揮,玉佩就從賓客手里飛了回來,落在他的袖中。
“厲害吧?”三公子湊到他耳邊說,嘴里鼓著,還沒咽下去吃的,帶著桂花糕的甜香。
吳宵沒說話。他看見柳仙師的袖口閃過一絲銀光,像藏著什么東西。他想起自己在鐵匠鋪見過的這里的磁鐵——能隔著木板吸起鐵釘。
宴會散后,吳宵在柴房找到塊廢鐵,又翻出三公子掉在地上的玉佩——是塊普通的青玉,不是什么稀有的寶石。
他用磁鐵一試,玉佩果然被吸了起來,隔著半尺遠都能吸得牢牢的。
“原來如此。”吳宵把磁鐵扔在地上,鐵碰鐵發(fā)出“哐當”的聲響,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楚。他想起自己在霧隱山的苦苦尋找,想起趙師傅的怒罵,突然覺得有點可笑——他找了這么久的仙術,難道只是些騙人的把戲。
幾日后,北方來的商隊在城門口歇腳。為首的是個絡腮胡大漢,嗓門洪亮得能震落城墻上的雪。吳宵去買酒時,聽見他們在說極北的冰原,說那里有能吐冰的異獸,還有住在雪山上的異人,能一拳打碎冰山。
“想去看看嗎?”絡腮胡大漢拍著他的肩膀,酒氣噴了他一臉,“我們正好缺個人手,路上能對付野獸?!?/p>
吳宵他想起趙師傅的話,想起奎豬劉村的灰羊,想起望月城的騙局。
系統(tǒng)沒出現(xiàn),修仙是假的,只有身上的拳術越來越硬,劈柴的斧頭用壞了三把,講故事的本事倒也練得越來越溜。
“去?!眳窍f。
他遞上辭呈時,三公子微紅了眼,把那塊被磁鐵吸過的玉佩塞給他?!案锶司蛯倌阌幸馑?,你還會回來嗎?”他的聲音帶著哭腔,像被踩了尾巴的貓。
“說不定。”吳宵摸了摸他的頭,這孩子的頭發(fā)軟得像棉花,“公子你記得扎馬步時要沉腰,不然站不穩(wěn)?!?/p>
離開望月城那天,風往北吹,卷著沙塵打在臉上,疼得像被藤條抽。吳宵的包袱比上次沉,除了趙青黛給的凍瘡藥和肉干,還多了那壇沒送出去的“燒刀子”,和三公子給的玉佩。
商隊的駝鈴聲在風里蕩開,很遠都能聽見。吳宵跟著隊伍往前走,腳印落在雪地上,很快被新雪覆蓋,像從未有過。
他算不清來這世界多久了,只知道過了兩個冬天,奎豬劉村的灰羊該又生了崽,趙師傅的藤條或許又換了新的。
他想起剛穿越時的樣子,穿著藍白校服,對著月亮喊“系統(tǒng)”,對著蘆葦蕩念“修仙”。那時的他,以為自己是天選之子,總有一天能飛天遁地??涩F(xiàn)在,他只是個護衛(wèi),跟著商隊往北走,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也不知道要走多久。
得空的時候,纏著隊里的刀客,偷學兩招刀法;露兩手針線活,惹得眾人打趣。
隨著行進,北方的天越來越低,云像壓在頭頂?shù)你U塊。吳宵裹緊了趙青黛縫的棉襖,想起她說的“多加了當歸,擦在手上不裂”。他摸了摸懷里的書,紙頁糙得硌手,卻比任何時候都讓人踏實——或許張元的養(yǎng)鐵術,從來不是什么玄乎的仙法,只是一錘一錘砸出來的實在,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韌性。
商隊的人說,前面有座更大的城,叫北河城,比望月城還繁華,那里的人見過的世面更多。吳宵不知道到了那里,會不會又聽到新的傳說,會不會又忍不住去尋找。
他只知道,路還在腳下,拳還在身上,這就夠了。至于仙緣,或許就像趙師傅說的,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找破頭也沒用。
風往北吹,卷著駝鈴聲,把他的思緒也吹得很遠,遠到能看見黑巖鎮(zhèn)的老槐樹,看見趙師傅揮舞的藤條,看見三公子蹲在廊下看螞蟻的樣子。
這些畫面像顆顆石子,在他心里沉下來,壘成塊踏實的地,讓他走得再遠,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他不知道,這樣的尋找還要持續(xù)多久,或許三年,或許五年,或許一輩子。
但他握著腰間的短刀,刀鞘被磨得發(fā)亮,映出張曬黑的臉,眼里沒了當初的急切,多了些沉下來的東西,像武館院子里的青石板,被歲月磨得光滑,卻依然站得穩(wěn)。
商隊里的老駝夫說,往北邊去,翻過三座雪山,還有座啟明城,城里有座塔,據(jù)說有通天高。吳宵把這名字記在心里,又在地圖上又插了個小旗。
日子又在駝鈴聲里慢慢過,雪化了又下,下了又化。
吳宵跟著商隊走過草原,越過戈壁,見過能吐沙的蛇,也遇過會挖洞的鼠,都伴著淡酒下過肚。他的拳術越來越精,“百步拳”能在馬背上施展,“鐵山靠”能撞開半扇木門。他偶爾會給商隊的人講改編的故事,聽得繞是那些走南闖北的漢子們也眼睛發(fā)亮。
“你這故事,比說書先生的還帶勁?!苯j腮胡大漢灌著酒說,“到了北望城,你干脆別當護衛(wèi)了,開個書棚得了。”
吳宵笑了笑,沒說話。他知道,自己講故事時,心里想的不是賺錢,是怕忘了——怕忘了那些在地球的日子,忘了那些實實在在的溫暖,被這漫無邊際的尋找磨成個只認“仙緣”的空殼。
來到北望城時,已是一年后。城墻是用黑石頭砌的,比望月城的高了近丈,城門上的銅釘大得像拳頭。城里的人說著他聽不太懂的方言,穿的衣服也和南邊不同,男人們大多束著腰帶,腰里別著彎刀,走路時“哐當”作響。
吳宵在北望城的客棧住了下來,白天去市集打聽消息,晚上就在燈下翻《養(yǎng)鐵玄鑒》。書的后半本還是粘著,但前半本關于“養(yǎng)鐵”的段落,他已經(jīng)能背下來了?!拌F有靈,需以血養(yǎng)之,以火煉之,方得精魄?!彼鴷撋系淖?。
那天晚上,吳宵做了個夢。
夢里不是商隊,也不是仙師,是一家電影院,周圍的觀眾都離開了,只有自己還在看著電影,卻沒有字幕,只有一男一女在對話,即使好像是中文,也跟外語片一樣聽不懂。
演員臺詞好差呀。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回去,就像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仙緣一樣。
有時想著,或許這世界上,最該修的“仙”,是好好活著,護著自己想護的人,做著自己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