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雪夜新生2000年的冬天,我出生了。那年的雪下得很大,姥姥后來總說,
窗外的積雪厚得能沒過小腿,但屋子里卻暖得像春天。因為我來了。我的哭聲特別響亮,
接生的婆婆笑著說:“這丫頭,肺活量足,將來是個有勁兒的!”他們給我取名,于歡歡。
歡歡,歡樂,歡欣,歡喜。爸爸在媽媽懷孕時翻爛了字典,最后拍板定下這個名字。
他說:“我們不求她大富大貴,只希望她這一生都快快樂樂,歡歡喜喜。” 這個名字,
是他們對我最樸素也最真摯的祝福。媽媽后來告訴我,爸爸抱著剛出生的我,
那么小的一個人兒,他僵硬著胳膊,動都不敢動,嘴角卻咧到了耳根子,眼睛里閃著淚光,
一個勁兒地傻笑:“歡歡,我是爸爸呀,小歡歡。”要是沒有意外,
我的人生大概就會像爸爸期望的那樣,在蜜罐里泡著,被愛包裹著,一路歡歡喜喜地長大。
我會擁有很多很多和爸爸在一起的記憶,他會牽著我的手,
去實踐他筆記本里那些密密麻麻的計劃。2 命運驟變可是,命運給了我一個最溫暖的開幕,
卻旋即落下了最冰冷的帷幕。在我出生剛滿三個月,一個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傍晚,
爸爸吃完晚飯,說有點累,想去沙發(fā)上靠一會兒。這一靠,就再也沒有醒來。突發(fā)性心梗,
速度快到甚至沒給媽媽和姥姥反應的時間,快到他或許都沒感覺到痛苦,
就帶著滿心的牽掛和不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家里的春天,
仿佛一夜之間就被那場大雪徹底掩埋了。媽媽的哭聲幾乎撕碎了那個冬天所有的溫暖。
姥姥強忍著巨大的悲痛,一邊操辦爸爸的后事,一邊照顧幾乎崩潰的媽媽和嗷嗷待哺的我。
那本爸爸視若珍寶、寫滿了計劃的筆記本,被媽媽收了起來,鎖進了抽屜最深處,
仿佛那是什么灼人的東西。從此,我的世界里,“爸爸”這個詞,
從那個會抱著我傻笑、會用胡茬蹭我臉、會用溫柔聲音給我講故事的具體的人,
變成了一個模糊的符號,一個相框里穿著舊衣服、笑容有點靦腆的年輕男人,
一個姥姥偶爾提起時,會紅著眼眶陷入沉默的稱呼。3 離別之痛它變得很輕,輕得像羽毛,
在生活里幾乎感覺不到重量。 它又很重,重得像山,壓在姥姥的心頭,
也間接地壓在了我成長的歲月里。我的媽媽,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她。姥姥說,
媽媽年輕時候可漂亮了,村里的小伙那時都要把姥姥家的門檻踏破了。有時姥姥也會罵她,
罵她一走了之。當我滿八個月的時候,媽媽和姥姥發(fā)生了巨大的爭吵。媽媽說,
家里沒有頂梁柱了,她想要去外面打拼,和姥姥承諾,每月會定期郵寄生活費。
姥姥希望她能待在我的身邊,她覺得我已經(jīng)失去了父親,要是在沒有媽媽的陪伴,
她不敢去想象我有多可憐。4 她的抉擇最后,姥姥還是同意了媽媽的請求。
媽媽走的那一天,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就好像這個生養(yǎng)她的地方,
知道她走了就不會回來似的……姥姥紅著眼眶,把身上的散錢塞給了她,媽媽坐上車,
一直不見身影,姥姥還站在原地,可是,她的背影好像又更彎曲了。我對爸爸所有的認知,
幾乎都來自于姥姥的零碎的講述,以及那本后來終于被打開的發(fā)黃的筆記本。姥姥說,
爸爸是個特別細心又充滿期待的人。從我還在媽媽肚子里,他就開始了他的“爸爸實習期”。
他會趴在高高隆起的肚皮上,給我念童話故事,不管是《小紅帽》還是《西游記》,
他說要先混個臉熟。他會偷偷給我買小衣服小鞋子,和媽媽爭論是粉色好看還是藍色好看。
他筆記本的第一頁,用工工整整的字寫著:“給寶貝的禮物清單”,
后面羅列了從一歲到十八歲,他想象中我可能會喜歡的東西。筆記本里最多的,
是“想和寶貝一起做的事”?!皫g歡去公園放風箏,要那種最大的蝴蝶風箏。
”“教歡歡騎自行車,在后面扶著車座,不能讓她摔著。
”“夏天晚上和歡歡一起躺在院子里看星星,教她認北斗七星?!薄敖o歡歡扎辮子,
要學那種很復雜的蜈蚣辮。”“和歡歡一起養(yǎng)一只小狗,讓她學會照顧和負責。
”“陪歡歡寫作業(yè),雖然我數(shù)學也不好……” “等歡歡長大了,和她一起喝點酒,
聊聊她喜歡的男孩子是什么樣……”一樁一件,瑣碎而平凡,卻充滿了滾燙的愛意和憧憬。
那是一個男人對他即將展開的父親角色的全部向往,是對未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的美好規(guī)劃。
只是,這些規(guī)劃下面,再也沒有機會打上完成的勾。他失約了。一次也沒有。
在媽媽離開的第三個月,姥姥終于收到了她的信,內(nèi)容很短?!皨專@是生活費。
”姥姥盯著信看了又看,好似生怕錯過了什么。后來,媽媽再也沒有來過書信了,
在那個沒有電話,只能依靠寫信的方式來聯(lián)系的村里。就好像,
從來都沒有這么一個人的存在,誰都聯(lián)系不到她了。5 沉重債務2005年,
我長到了5歲,姥姥帶我去縣里面,
去舅姥爺家里(舅姥爺一家很早就在城里定居)姥姥帶上了那僅有的幾個土雞蛋,
還有半袋自家種的蔬菜。我只記得,姥姥和舅姥爺相對而坐,互相拍桌子,大聲爭吵。
舅姥爺說,媽媽在離開的時候,和他借了一萬塊錢。一萬塊錢,在我們村,那可是大數(shù)額了。
姥姥聲稱自己完全不知情,也責備舅姥爺在沒有經(jīng)過她的同意,就輕易把錢借給了媽媽。
舅姥爺?shù)募胰苏f,如今媽媽聯(lián)系不上,這筆錢,可能就需要姥姥代還。姥姥拉著我,
頭也不回的就走了。從縣城的舅姥爺家回來,路似乎比去時長了很多。姥姥一路沉默,
那只緊緊攥著我的手,卻始終沒有松開。它的冰冷和顫抖,透過我幼小的掌心,
傳遞來一種我那時還無法完全理解的屈辱和重壓。村里的夜晚沒有太多燈光,
星星就顯得格外亮。姥姥沒有像往常一樣在院子里乘涼,而是早早插上了門閂。
昏暗的煤油燈下,她把我摟在懷里,下巴輕輕抵著我的頭頂,很久都沒有說話。
我以為她哭了,仰起頭看她,卻只看到一張疲憊到麻木的、刻滿了皺紋的臉。
她的眼睛干澀地望著虛空,仿佛要看穿那土墻,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皻g歡,
”她終于開口,聲音沙啞得像秋風吹過干枯的玉米稈,“別怕。有姥姥在。
”那不是一句輕柔的安慰,更像是一句誓言,
一句說給她自己聽、用以支撐脊梁不會垮掉的誓言。從那天起,我模糊地意識到,
我們的生活不一樣了。姥姥更忙了。她不僅種著家里的地,
還包了村里幾戶外出打工人家留下的閑田。天不亮她就扛著鋤頭出門,在大樹下乘涼的我,
總能看見她彎著腰,像釘在地里的稻草人,在一片綠苗或者金黃中緩慢而堅韌地移動。
她的背,真的更像一張弓了。晚上,煤油燈下也不再是單純的陪伴。
姥姥會從那個舊木箱子里翻出些零碎活計——給人納鞋底、縫補舊衣服、編草席。
她的眼睛不好,針腳常常扎得不那么均勻,工錢也就被壓得極低。但她從不說什么,
只是就著那一點點昏黃的光,一針一線地熬著。她再也不提媽媽,也不提舅姥爺。
那場爭吵和那一萬塊錢的債,像一塊沉甸甸的巨石,被她獨自一人默默地吞進了肚子里,
消化成日夜不停的勞作。我變得比別的孩子更安靜。我知道姥姥累,知道我們“欠了債”。
這種“知道”像一根細繩,捆住了我孩童的天性。我很少像其他孩子一樣撒潑打滾要糖吃,
新衣服永遠是姥姥用舊衣服改的,穿著不合腳但補了又補的鞋,也從不抱怨。最快樂的時光,
是姥姥偶爾不那么累的晚上。她會把我抱在懷里,打開那個鎖著爸爸筆記本的抽屜。
她不再避諱,開始一點一點地給我講爸爸的事?!澳憧?,你爸爸想帶你去放風箏。
他自個兒小時候可笨了,放風箏總掛樹上?!崩牙训氖种笓徇^那工整的字跡,
嘴角會有極淡的笑意?!八虢棠泸T自行車……他學車那會兒,可把你爺爺累壞了,
腰都直不起來?!薄八€想給你扎辮子?哼,他連自己的頭發(fā)都梳不利索,
手笨得很……”那些從未發(fā)生過的、存在于紙上的計劃,通過姥姥的講述,
奇異地變得鮮活起來。爸爸不再僅僅是相框里那個模糊的年輕人,
他成了一個有點笨拙、充滿熱情、無比愛我的具體的“爸爸”。那本筆記本,
成了我和姥姥的精神避難所。我們在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觸摸著父愛的溫度,
想象著另一種人生的可能。它也是我和姥姥之間最深的秘密紐帶,
連接著我們對同一個人的思念。6 堅韌成長2008年,我八歲,上了村里的小學。
學費是姥姥賣了開春后家里唯一一頭豬崽湊出來的。交學費那天,
她把一沓折得整整齊齊、帶著體溫的零錢塞到我手里,反復叮囑:“拿好了,歡歡,
直接交給老師,別弄丟了?!蔽揖o緊攥著那筆“巨款”,感覺手心發(fā)燙,
仿佛攥著的是姥姥日日夜夜的汗水和腰背的酸痛。在學校里,我學習異??炭唷N抑?,
那每一張紙、每一支筆后面,都是姥姥的艱辛。成績好,
是我唯一能讓她眉頭稍稍舒展的方式。我也沒讓姥姥失望,在我們小學,
我是老師們都知道的三好學生。代表學校去縣里參加競賽,每次拿到獎狀,
姥姥都會反復撫摸,最后認真的貼在墻上。每次看到住校的同學,都是父母帶著來的。
他們會給自己的孩子買許多玩具和零食,會反復叮囑自己的孩子,
會站在校門外看著他們走進學校,直到?jīng)]了身影才離開。當時,心里有種莫名的情緒,
當時的我還不知道那是什么。后來我才知道,那是羨慕,也是渴望。也是那一年,
村里開始有人家裝上了那種黑色的、需要搖柄的老式電話。信息不再是完全閉塞的。
一個夏日的傍晚,村長踩著夕陽來到我家,說:“嬸子,你城里的舅哥來電話了,
打到村委會了,讓你去接一下?!崩牙雁读艘幌拢瑖共亮瞬潦?,
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她拉著我,快步走向村委會。電話那頭的舅姥爺聲音很大,
我站在旁邊都能隱約聽到。他沒有再提錢的事,只是簡單問了問家里的情況,最后嘆了口氣,
說:“妹啊,你也別太倔了。一個人帶著孩子不容易,要是真太難了,
就說一聲……”姥姥握著聽筒,腰板挺得直直的,聲音平靜得聽不出一絲波瀾:“哥,
我好著呢,歡歡也乖,不用惦記。欠你的錢,我記著呢,會還的?!睊斓綦娫挘厝サ穆飞?,
姥姥依舊沉默。但這一次,我感覺到她攥著我的手,比平時更有力一些。那天晚上,
她罕見地給我蒸了一碗雞蛋羹,滴了兩滴自己煉制的豬油?!皻g歡,好好讀書。
”她看著我一勺一勺地吃,突然沒頭沒尾地說,“人這輩子,自己長力氣,比什么都強。
”我抬起頭,看到她昏黃燈光下的眼睛,里面有什么東西,像熬過了寒冬的種子,
正在艱難地、緩慢地破土而出。那不是歡欣,不是歡喜,
而是一種更為堅硬的東西——一種決意要與命運較勁的、沉默的韌性。我知道,
還債的路漫長而艱難,但我和姥姥,正走在這條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好的,
我們繼續(xù)于歡歡的故事。時間在忙碌的勞作里,仿佛過得特別慢,
卻又在不知不覺中推著人往前走。驢拉磨一樣,一圈又一圈,磨碎了歲月,
也磨硬了人的筋骨。我十歲那年,夏天大旱,地里的玉米苗蔫得能點著火。秋收時,
收成還不及往年的一半。姥姥看著院子里那堆干癟的玉米棒子,沉默了整整一個晚上。
第二天,她天沒亮就起來了。等我揉著眼睛走出屋門,
看見她正把最后幾捆編好的草席綁在破舊的板車上。那板車的輪子缺油,
轉動起來會發(fā)出“吱嘎——吱嘎——”的哀鳴,像老邁不堪的人費力地喘息?!袄牙?,
你要去哪?”“去縣上?!彼妹聿亮税押梗樕系陌櫦y里嵌著塵土,“這些席子,
還有攢的雞蛋,拿去賣了。順便……看看有沒有需要鞋墊做的。
”縣城離我們村有十幾里土路。她讓我好好看家,喂雞,寫完作業(yè)。那天,她回來得極晚。
夜幕完全落下,星星都稠密了,我才聽到那熟悉的、吱吱嘎嘎的輪子聲由遠及近。
我跑出院門,看見她正佝僂著腰,費力地把空板車往院里拖。她累得幾乎說不出話,
渾身像是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被汗水浸透。但那雙異常粗糙的手里,
緊緊攥著一個透明的塑料袋,里面裝著兩個圓圓的、烤得焦黃的東西。是燒餅。
縣上供銷社門口烤爐里出來的,帶著芝麻香氣的燒餅。她一句話也沒說,把其中一個遞給我。
然后自己拿著另一個,走到屋檐下的小凳子上坐下,背靠著土墻,幾乎是癱軟在那里。
她吃得很慢,很仔細,仿佛要用光最后一點力氣去品嘗那點難得的油酥和麥香。
我看著手里的燒餅,又看看她累到極致的樣子,喉嚨里像堵了一塊燒紅的炭,燙得生疼,
卻哭不出來。那是我吃過最香,也最苦澀的燒餅。我知道,這兩個燒餅的錢,
可能是她今天在縣里幫人縫了半天鞋墊,或者對來往的人叫賣,用脊背和雙手一寸寸換來的。
生活的艱難,像冬天的風,無孔不入。它吹裂了姥姥的手腳,
也吹冷了我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學校里,總有不懂事的孩子。
他們會學著我穿打補丁的衣服的樣子,會在我身后喊:“沒爹沒娘的于歡歡,
跟著老太婆吃土哩!”起初我會沖上去和他們扭打,像一頭被激怒的小獸,弄得渾身是傷,
衣服撕破?;丶液?,姥姥從不問為什么,只是默默打來水給我擦洗,拿出針線筐,
在油燈下一針一線地把我撕破的衣裳縫好。她的沉默,比責備更讓我難受。后來,
我再也不打架了。當他們再嘲笑我時,我就死死地盯著他們,一言不發(fā),
直到他們自己覺得無趣走開。我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在書本上,老師的表揚和滿分的試卷,
是我唯一無聲的反擊。我知道,我和他們不一樣。我的身后沒有父親寬厚的脊背可以依靠,
沒有母親溫柔的懷抱可以撒嬌。我的身后,
只有姥姥那副被生活壓彎的、卻始終沒有倒下的骨架。7 初入社會十三歲,
我考上了縣里的初中,需要住校。學費和生活費成了一座更沉的大山。
姥姥把家里能賣的都賣了,那頭養(yǎng)了多年的老母豬,幾袋預留的口糧,
還有她當年陪嫁的一對銀鐲子。送我去學校那天,她替我背著厚厚的被褥,
那被褥幾乎把她整個人都淹沒了。她固執(zhí)地不肯讓我拿重的東西,
自己一步步挪上那輛破舊的中巴車。到了學校,她幫我鋪好床單,那床單洗得發(fā)白,
卻帶著家里皂角的干凈味道。她仔仔細細地把每一個角落撫平,
又從口袋里掏出幾個煮熟的雞蛋,偷偷塞在我的枕頭底下?!皻g歡,在學校好好吃飯,
別省著。錢不夠了,就借老師的手機,打電話到村里給姥姥。”她反復叮囑著,
眼睛卻不停地打量著宿舍里的其他同學和他們的家長。那些家長穿著體面的衣服,
給孩子帶著大包小包的零食和水果。我看到她眼神里閃過的一絲局促和歉意,
仿佛在因為不能給我更好的而感到愧疚。她走的時候,我送她到校門口。
她穿著那件最體面的、卻依舊掩蓋不住寒酸的灰布褂子,混在人群中,背影單薄得讓人心酸。
中巴車揚起塵土開遠了,我還站在原地,
手里緊緊攥著她剛才又偷偷塞給我的50塊錢——皺巴巴的,還帶著她的體溫。我知道,
這50塊錢,可能是她走了十幾里路省下的車費,縫制了許多鞋墊攢下來的。
車影消失在塵土盡頭,我知道,從這一刻起,我必須更快地長大。姥姥已經(jīng)老了,
她的脊梁再也經(jīng)不起更重的擔子。未來的路,我得試著,把自己變成她的依靠。
就像她一直以來,是我的依靠一樣。8 青春叛逆初中時期,對我來說,是黑暗的。
縣城的中學和村里的小學是兩個世界。這里的課程更快、更深,我的底子薄,
學起來異常吃力。尤其是英語,那些扭曲的字母和古怪的發(fā)音,像一堵無形的墻,
把我隔絕在另一個世界之外。數(shù)學的方程也變得抽象難解,
老師的講解像風一樣從我耳邊掠過,抓不住實質(zhì)。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