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硯中舉的消息如般迅速傳遍了整個村落,甚至驚動了縣城的官吏。昔日門可羅雀的草廬前,一時間車水馬龍,前來道賀的人絡(luò)繹不絕。有鄰里鄉(xiāng)親送來自家種的蔬菜瓜果,有鎮(zhèn)上的商戶提著禮品前來攀附,更有縣太爺派來的管家,送來賀帖與綢緞。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熱鬧,沈硯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他自幼家境貧寒,從未經(jīng)歷過如此場面,只能在林薇的提醒下,一一禮貌應(yīng)對。林薇則始終保持著冷靜,她知道,這些人看中的并非沈硯本身,而是他舉人老爺?shù)纳矸?—— 在大晟王朝的科舉體系中,舉人已是具備做官資格的 “天子門生”,雖不能直接授官,卻已擺脫了平民身份,擁有了免除徭役、見官不拜等特權(quán)。
“沈公子,如今你已是舉人,按例可參加明年的會試,赴京趕考?!?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林薇一邊收拾著禮品,一邊說道,“這會試乃是科舉第三級考試,由禮部主持,全國的舉人齊聚京城應(yīng)試,中者為貢士,之后還需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方能最終確定進士名次?!?她特意將科舉層級細細說明,讓沈硯對接下來的考試有更清晰的認知。
沈硯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向往的光芒:“我知道,只是……” 他頓了頓,看了看林薇,“赴京趕考所需的盤纏更多,而且路途遙遠,我放心不下你一個人在家?!?/p>
“你放心,我在家會照顧好自己的?!?林薇笑了笑,“盤纏的事你也不用擔心,我們之前做木梳攢了一些錢,再把這些禮品中值錢的東西變賣一部分,應(yīng)該足夠了。你可知這會試的考期?它通常在鄉(xiāng)試次年的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每場考試三日,共考三場,對考生的體力和學識都是極大的考驗。” 她有意補充著會試的細節(jié),緩解沈硯的憂慮。
“可是……” 沈硯還想說什么,卻被林薇打斷了。
“沒有可是,” 林薇認真地看著他,“這是你的夢想,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不能在這個時候放棄。你看這科舉制度,自隋唐以來便是寒門子弟晉升的重要途徑,大晟王朝承繼此制,分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四級,唯有一步步攀登,方能實現(xiàn)兼濟天下的抱負。如今你已過鄉(xiāng)試,距夢想僅一步之遙,豈能半途而廢?”
看著林薇堅定的眼神,沈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林薇說得對,這是他實現(xiàn)抱負的重要機會,他不能錯過。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繼續(xù)讀書備考,沈硯和林薇開始為赴京趕考做準備。林薇將家中的物品整理了一遍,把一些不必要的東西變賣,換成銀錢。她還為沈硯縫制了新的衣物,做了許多便于攜帶的干糧,同時不忘叮囑:“會試考場設(shè)在貢院,考生需自帶筆墨紙硯、食物和鋪蓋,在號舍中答卷,條件頗為艱苦,你需提前做好準備?!?/p>
就在這時,村里的媒婆也找上門來?!吧蚺e人,恭喜恭喜?。 ?媒婆一進門就滿臉堆笑,“我今天來,是想給你說門親事。”
沈硯和林薇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自從沈硯中舉后,前來提親的人就沒斷過,有村里的姑娘,也有鎮(zhèn)上商戶的女兒,甚至還有縣城里小吏的千金。
“多謝王媽媽好意,只是我已有心上人了。” 沈硯連忙說道。
媒婆一愣,隨即看向林薇,眼中閃過一絲不屑:“沈舉人,你說的是這位林姑娘?她雖然長得不錯,但畢竟只是個孤女,怎么能配得上你這舉人老爺呢?我給你說的這位姑娘,是鎮(zhèn)上李秀才的女兒,知書達理,才貌雙全,家境也不錯,你們才是門當戶對。”
林薇聽了媒婆的話,心中有些不舒服,但還是保持著禮貌。沈硯卻皺起了眉頭,語氣堅定地說:“王媽媽,在我落魄的時候,是薇娘不離不棄,陪我共度難關(guān)。如今我中了舉人,豈能忘恩負義?無論她是什么身份,我都認定她了。何況舉人并非終點,我還要赴京參加會試,若能高中進士,方能真正施展抱負,此時怎可因身份而背棄初心?”
媒婆見沈硯態(tài)度堅決,只好悻悻地離開了。
“沈公子,讓你為難了?!?林薇輕聲說道。
“這有什么為難的,” 沈硯握住林薇的手,“我說的都是心里話。等我從京城回來,我們就成親,好不好?你可知那殿試,乃是科舉的最高級別考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閱卷,中者為進士,一甲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若干,皆可授官。若我能高中,定要讓你做我的夫人,受世人敬重?!?/p>
林薇看著沈硯真誠的眼睛,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為了讓沈硯安心備考,林薇承擔了家里所有的事務(wù)。她每天除了做家務(wù),還繼續(xù)上山采藥、制作木梳,為沈硯攢集更多的盤纏。同時,她也不忘幫助沈硯復習功課,為他講解疑難問題,分析歷年的會試題目:“你看這前明的會試策論,多圍繞治國安邦、民生疾苦展開,如‘漕運’‘鹽鐵’‘邊防’等議題,你需廣泛涉獵經(jīng)史子集,方能應(yīng)對自如?!?/p>
沈硯也更加努力地學習,他知道,自己身上不僅肩負著自己的夢想,還有林薇的期望。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讀書,直到深夜才休息,常常累得趴在桌上就睡著了。
林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也只能默默地為他做好后勤保障。她會在沈硯讀書時,為他端上一杯熱茶;會在他疲憊時,為他按摩放松;會在他心情低落時,給他鼓勵和支持:“這科舉雖難,但古往今來,多少寒門士子憑借它改變命運,你既有才學,又肯努力,定能成功?!?/p>
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就到了深秋,離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沈硯收拾好行囊,準備踏上前往京城的征途。
“薇娘,我走了,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沈硯拉著林薇的手,依依不舍地說。
“你路上也要多加小心,注意身體,” 林薇眼中含著淚水,卻強忍著沒有讓它掉下來,“到了京城,記得給我寫信。你要牢記,會試考的不僅是學問,更是心性,需沉著冷靜,切勿慌張?!?/p>
“我知道了,” 沈硯點點頭,“等我回來,我們就成親?!?/p>
說完,沈硯深深看了林薇一眼,轉(zhuǎn)身登上了前往京城的馬車。
林薇站在村口,目送著馬車消失在遠方,直到再也看不見,才默默地轉(zhuǎn)身回家。
沈硯走后,草廬里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是多了一份思念和牽掛。林薇每天都會去村口張望,希望能收到沈硯的來信。
終于,半個月后,林薇收到了沈硯的第一封信。信中,沈硯詳細描述了一路上的見聞,以及京城的繁華景象,還說自己已經(jīng)安頓下來,正在抓緊時間復習功課:“京城貢院果然氣勢恢宏,聽同宿的舉子說,會試放榜后,中者需參加復試,再參加殿試,最終按成績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想想便令人振奮?!?/p>
收到信后,林薇心中的大石終于落地,她連忙提筆給沈硯回信,叮囑他注意身體,不要太過勞累,同時附上自己對科舉流程的補充:“殿試過后,一甲三人即刻授官,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二甲、三甲進士需參加朝考,選拔優(yōu)秀者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學習,其余則分別授主事、知縣等職,你需提前了解,做好規(guī)劃?!?/p>
就這樣,兩人通過書信保持著聯(lián)系,分享著彼此的生活和心情。林薇在信中不僅關(guān)心沈硯的生活,還會給他寄去一些自己制作的點心和藥材,以及一些她認為對他考試有幫助的書籍和資料,其中便包括她整理的《科舉策論范文匯編》,里面收錄了歷代優(yōu)秀策論,并有詳細批注。
沈硯在京城的備考生活緊張而充實。他住在一個簡陋的客棧里,每天除了讀書,就是和其他考生一起交流學問。他發(fā)現(xiàn),京城的考生果然不同凡響,個個都是飽學之士,這讓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也更加激發(fā)了他的斗志。他常常與同宿舉子探討科舉制度的利弊:“有人說科舉禁錮思想,以八股取士埋沒人才,但我認為,若無此制,寒門子弟何能與世家子弟爭衡?它雖非完美,卻是眼下最公平的晉升之途。”
林薇的來信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柱。每當他感到疲憊或沮喪時,只要看看林薇的信,就會重新充滿力量。他知道,在遙遠的家鄉(xiāng),有一個人在默默地支持著他,等待著他。
會試的日子終于到了。沈硯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考場??紙鲈O(shè)在貢院,規(guī)模比鄉(xiāng)試大得多,戒備也更加森嚴??忌鷤儼刺柸肷?,每個號舍僅容一人,內(nèi)置木板,可坐可臥,考生需在這狹小的空間內(nèi)完成三天的答卷。沈硯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拿起筆,開始答題。
會試共考三場,每場三天,考的都是四書五經(jīng)、策論和詩賦。題目難度比鄉(xiāng)試高了許多,尤其是策論,涉及到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需要考生有廣闊的視野和深刻的見解。林薇曾特意叮囑:“策論需觀點鮮明,論據(jù)充分,引經(jīng)據(jù)典,同時結(jié)合現(xiàn)實,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萬不可空發(fā)議論?!?沈硯將這些教導牢記于心。
沈硯沉著應(yīng)對,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林薇的教導充分發(fā)揮出來。他的答卷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論述嚴謹,文筆流暢,贏得了考官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在策論中,他針對當下的漕運弊端,提出了 “疏浚河道、分段管理、嚴懲貪腐” 等具體措施,見解獨到,條理清晰。
考試結(jié)束后,沈硯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客棧,等待放榜的日子。這期間,他沒有放松學習,而是開始準備接下來的殿試,仔細研究前幾朝的殿試題目和對策,揣摩帝王心思。
放榜的日子到了,沈硯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貢院。當他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時,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他中了,他真的中了貢士!接下來的殿試,沈硯表現(xiàn)出色,面對皇帝提出的 “如何振興農(nóng)?!?的問題,他引經(jīng)據(jù)典,結(jié)合實際,提出了 “輕徭薄賦、推廣農(nóng)技、興修水利” 等建議,得到了皇帝的贊賞。最終,他被授予了翰林院庶吉士的職位。雖然只是一個七品小官,但這對于出身寒門的沈硯來說,已經(jīng)是天大的恩賜 —— 庶吉士乃 “儲相” 之選,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后,考核優(yōu)秀者可授編修、檢討等職,前途不可限量。
得知自己被授予官職后,沈硯第一時間給林薇寫了一封信,告訴她這個天大的好消息:“薇娘,我中進士了!今被授翰林院庶吉士,雖為七品,卻是入仕之始。你可知這庶吉士的選拔極為嚴格,每科僅取數(shù)十人,能獲此職,實乃皇恩浩蕩,也多虧了你的教導。”
林薇收到信后,激動得熱淚盈眶。她為沈硯感到驕傲,也為自己多年的付出感到欣慰。她深知,這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意味著沈硯正式踏入了朝堂,未來將有更廣闊的天地施展抱負。
不久后,沈硯回到了家鄉(xiāng),準備接林薇一起去京城赴任。
當沈硯穿著官服出現(xiàn)在草廬前時,林薇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見沈硯身著一身青色官袍,頭戴烏紗帽,腰間系著玉帶,顯得英姿勃發(fā),氣宇軒昂。
“薇娘,我回來了。” 沈硯微笑著走向林薇。
林薇再也忍不住,撲進沈硯的懷里,失聲痛哭起來。
“好了,好了,別哭了,” 沈硯輕輕拍著林薇的背,“我們該高興才對。如今我已入仕途,你我終可相守,往后的日子,我定會讓你幸福?!?/p>
林薇抬起頭,擦了擦眼淚,看著沈硯,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不久后,沈硯和林薇在鄉(xiāng)親們的祝福下,舉行了簡單而溫馨的婚禮。婚后,兩人便收拾行裝,前往京城赴任。
京城的生活與鄉(xiāng)村截然不同,更加繁華,也更加復雜。沈硯在翰林院任職,主要負責編修國史、起草詔書等工作。他工作認真負責,才華橫溢,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賞識。他深知,翰林院是儲才之地,需更加努力,方能不負所學,不負林薇的期望。
林薇則在京城的家中打理家務(wù),照顧沈硯的生活。她將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還在院子里種上了野薔薇,讓這個陌生的地方有了家的感覺。閑暇之余,她也沒有放棄學習,常常去書坊看書,還會和沈硯一起討論學問。她的才學和見識,讓沈硯的同僚們都贊嘆不已,有人甚至開玩笑說:“沈庶吉士能有今日,夫人怕是首功呢!”
沈硯和林薇在京城的生活雖然平淡,但卻充滿了幸福和溫馨。他們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困難。沈硯在官場中保持著清廉和正直,一心為民,林薇則用她的智慧和善良,為他營造了一個溫暖的港灣。
多年后,沈硯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步步晉升,從翰林院編修到侍講學士,再到禮部侍郎,最終成為了朝廷的重臣。而林薇也成為了人人尊敬的夫人,她始終陪伴在沈硯身邊,支持他的事業(yè),見證了他在科舉道路上的每一步成長,也見證了大晟王朝科舉制度下,一個寒門士子如何通過自身努力和愛人支持,實現(xiàn)人生抱負的傳奇。
他們的故事,成為了京城的一段佳話,被人們傳頌著。而那株生長在草廬旁的野薔薇,也仿佛成為了他們愛情的象征,不僅盛開在他們的心中,更盛開在那漫長而充滿希望的科舉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