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城墻,比金陵的更古老,也更殘破。
龍文浩的大軍兵臨城下時,楊權正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連綿不絕的漢軍營地,臉色蒼白。他御駕親征的豪情,在看到漢軍的軍容后,消失得無影無蹤。
“陛下,”身邊的侍衛(wèi)長低聲道,“漢軍的攻城器械已經(jīng)準備好了,看樣子今日就要攻城。”
楊權沒說話,只是死死地盯著城外的“漢”字大旗。那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像是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他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還是個小兵時,曾遠遠見過譚公一面,那時的譚公,也是這樣站在中合關的城頭,目光堅定。
“傳朕旨意,”楊權的聲音有些顫抖,“死守洛陽,誰也不準后退一步!”
龍文浩在城外搭起了高臺,臺上放著望遠鏡。他看著洛陽城的防御,對身邊的將領們說:“洛陽城高大堅固,硬攻損失太大。我們圍而不攻,斷了他們的糧草,不出一個月,城里自會內(nèi)亂?!?/p>
正如他所料,洛陽城被圍半個月后,城里就開始出現(xiàn)糧荒。百姓們在街頭哭泣,士兵們也人心惶惶,逃跑的人越來越多。
楊權下令緊閉城門,嚴禁任何人出入,可依舊擋不住人心的潰散。有一天,他在皇宮里聽到宮女們議論,說漢軍在城外開倉放糧,百姓們都盼著漢軍進城。
“夠了!”楊權怒吼著沖過去,將宮女們拖出去斬了??蓺⑷瞬⒉荒芙鉀Q問題,反而讓人心更加渙散。
龍文浩得知城里的情況后,并沒有下令攻城,而是讓人把勸降信射進城里。信上寫著:“楊權篡逆,罪不容誅,但洛陽百姓無罪。若有人能擒殺楊權,開城投降,朕保他全家平安,還會獎賞良田千畝?!?/p>
這封信在城里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將領開始動搖,私下里聯(lián)系城外的漢軍,商量著投降的事宜。
楊權察覺到了異樣,下令徹查,結果查出了十幾個與漢軍私通的將領。他怒不可遏,將這些將領全部處死,可這并沒有阻止人心的潰散,反而讓更多的人感到恐懼。
龍云飛從金陵送來糧草和援兵,還帶來了譚珂的口諭:“盡量減少傷亡,保護洛陽的百姓和古跡?!?/p>
龍文浩點頭應是。他知道,洛陽是古都,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和古跡,不能因為戰(zhàn)爭而毀于一旦。他下令暫停攻城,給城里的百姓和士兵一個機會。
又過了半個月,洛陽城的糧荒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現(xiàn)象。一些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爬城墻逃出城,向漢軍哭訴城里的慘狀。
龍文浩看著這些面黃肌瘦的百姓,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對身邊的將領們說:“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城里的百姓就要餓死光了。傳我旨意,明日攻城!”
攻城的號角吹響時,洛陽城的守軍幾乎沒有抵抗。一些將領打開城門,迎接漢軍進城。楊權得知消息后,知道大勢已去,在皇宮里自焚而死。
龍文浩率軍進城時,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百姓們衣衫襤褸,餓殍遍地,皇宮里還冒著濃煙。他嘆了口氣,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又派人清理尸體,修繕房屋。
洛陽城漸漸恢復了秩序。龍文浩站在皇宮的廢墟上,望著遠方的天空,心里百感交集。這場南北之戰(zhàn),終于快要結束了。
他派人向金陵報捷,告訴譚珂洛陽已經(jīng)攻克,楊權已死。他知道,譚珂得知這個消息后,一定會很高興。
不久后,譚珂的旨意傳到洛陽,讓龍文浩鎮(zhèn)守洛陽,安撫百姓,同時派人追繳趙軍的殘余勢力。龍文浩接旨后,開始著手整頓洛陽的秩序,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還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