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紅墻內,咸豐十年的夏天格外悶熱。
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后來的慈禧太后——站在儲秀宮的窗前,
望著遠處天空中隱約可見的硝煙。英法聯(lián)軍的炮火已經(jīng)逼近北京城,
而她的夫君咸豐皇帝卻仍在猶豫不決?!盎噬嫌衷谡f要御駕親征了?!辟N身宮女小聲稟報。
懿貴妃冷哼一聲:“糊涂!皇上若離京,宗廟無主,豈不是任夷人踐毀?周平王東遷之恥,
豈能重演?”她整理了一下衣冠,決定面見皇帝。這不是她第一次對朝政發(fā)表意見,
但每次那些大臣們——尤其是肅順——看她的眼神都充滿輕蔑。一個女子,怎敢妄議朝政?
在養(yǎng)心殿外,她遇見了肅順。這位御前大臣微微躬身,
語氣卻帶著譏諷:“貴妃娘娘又是來給皇上出主意的?”懿貴妃目不斜視:“國家危難之際,
人人皆可建言。”肅順低笑:“婦人之見,還是留在后宮為妙。
”這句話像針一樣刺入她的心中。
她想起不久前偷聽到的傳聞——肅順竟建議咸豐效仿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以防女主亂政。
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在這深宮中的處境:要么任人宰割,要么奮起反抗。咸豐十一年七月,
熱河行宮。咸豐帝病危的消息被嚴密封鎖,但懿貴妃從太醫(yī)閃爍的眼神中早已察覺真相。
她守在病榻前,看著這個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的男人如今面色蠟黃,呼吸微弱。
“皇上...”她輕聲呼喚。咸豐帝睜開眼,
目光渾濁:“是你啊...朕...朕已安排好后事。八大臣輔政,
賜你和皇后印章...朝政大事...需鈐印方可施行...”懿貴妃的心沉了下去。
八大臣全是肅順一黨,這是要將她完全排除在權力之外。咸豐帝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
朕知道你不甘心...但祖制如此...女子不得干政...”“皇上難道忘了武則天故事?
”她忍不住反問。咸豐帝劇烈咳嗽起來:“正因記得...才不能...”話未說完,
又一陣咳嗽打斷了他。七月十七日,咸豐帝駕崩。避暑山莊籠罩在一片肅穆中。
懿貴妃跪在靈前,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但心中卻異常清明。她知道,從這一刻起,
她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肅順等人立即控制了局面,擁立六歲的載淳即位,定年號“祺祥”。
按照遺詔,所有諭旨需經(jīng)八大臣草擬,然后請皇太后和皇帝鈐印生效。
“貴妃娘娘——現(xiàn)在該稱您圣母皇太后了——”肅順在第一次政務會議上皮笑肉不笑地說,
“這些折子請您用印。
”慈禧(我們從此以這個更為人熟知的名號稱呼她)掃了一眼奏章內容,全是八大臣的安排,
她與慈安太后完全被架空?!斑@道關于江南糧餉的諭旨,似乎與先前皇上定的章程不符。
”她平靜地說。肅順挑眉:“太后可能不知,形勢有變,章程自然要調整。
”“先帝尸骨未寒,你們就更改他的成命?”慈禧聲音不高,卻讓在場眾人屏息。
端華忙打圓場:“太后誤會了,這只是權宜之計...”慈禧冷冷地看著他們,
終于拿出“同道堂”印蓋上。她知道,此刻還不是翻臉的時候。當晚,
慈禧秘密召見了自己的妹妹——醇郡王奕譞的福晉?!澳銊毡貍餍沤o恭親王,
”慈禧低聲交代,“就說肅順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圖謀不軌,請他以社稷為重,
速來熱河共商大計?!薄翱墒敲C順他們已以皇帝名義下旨,命恭親王留守北京,
不得前來熱河...”慈禧嘴角微揚:“那就看老六有沒有這個膽量抗旨了。
”恭親王奕?果然不負所望。八月初一,他不顧禁令抵達熱河,
哭祭咸豐靈柩后求見兩宮太后。肅順等人極力阻撓:“叔嫂當避嫌疑,且先帝賓天,
皇太后居喪,不宜召見親王?!贝褥麉s堅持要見,多次派太監(jiān)傳旨。僵持之際,
奕?主動提出請端華作陪,肅順竟大笑說:“老六,汝與兩宮叔嫂耳,何必我輩陪哉!
”這一輕敵之舉,成了肅順集團覆滅的開端。在秘密會談中,
慈禧與奕?達成了共識:必須回京發(fā)動政變?!盁岷邮敲C順的地盤,在這里我們毫無勝算。
”奕?分析道。慈禧擔憂:“外國公使態(tài)度如何?會干涉嗎?
”奕?自信滿滿:“外國無異議,如有難,惟奴才是問。”兩個多小時的密談,
制定了詳細的政變計劃。奕?當夜離開熱河,匆匆返回北京布置。政變的導火索很快出現(xiàn)。
八月初六,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董元醇上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另簡親王一二人輔弼。
慈禧大喜,召載垣等面諭照所請傳旨。肅順黨人卻堅決反對,
焦佑瀛甚至起草了一份措辭嚴厲駁斥的上諭稿。慈禧將奏折和諭旨稿一并留下,不予發(fā)抄。
次日清晨,肅順等人竟以“擱車”(罷工)相威脅,拒絕處理任何政務。養(yǎng)心殿內,
氣氛劍拔弩張。慈禧召見八大臣,肅順當面頂撞:“臣等是贊襄皇上,不能聽太后之命!
請?zhí)罂凑?,亦系多余之事!”慈禧氣得面色青紫,雙手顫抖。小皇帝被這場面嚇得哭起來,
尿濕了她的朝服。慈安太后連忙打圓場,勸雙方“留著明日再說”。
這場正面沖突讓慈禧更加堅定了鏟除肅順一黨的決心。她表面讓步,暗地里加快政變準備。
九月十八日,她讓妹夫奕譞草擬諭旨,準備回京后發(fā)布。九月二十三,咸豐梓宮啟運回京。
慈禧精心安排:她與慈安、小皇帝從小路先行,
載垣、端華等五人陪同;而肅順則隨梓宮后行。贊襄政務王大臣的核心人物被巧妙分割開來。
九月二十九,慈禧一行回到北京。第二天,大學士賈楨、周祖培等聯(lián)名上疏,
請?zhí)笥H操政權。時機成熟,慈禧立即發(fā)布早在熱河擬好的上諭,將肅順等人解職拿問。
據(jù)說肅順在被斬前大叫:“再沒有想到上了小娘們兒的當!”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一日,
養(yǎng)心殿舉行垂簾聽政大典。六歲的小皇帝坐在龍椅上,身后一道黃簾垂下,
后面端坐著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恭親王奕?被任命為議政王、軍機大臣,
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集內外大權于一身。退朝后,慈禧獨自站在養(yǎng)心殿東暖閣,
望著咸豐帝曾經(jīng)臥病的床榻。宮女為她卸下沉重的朝冠,一縷青絲散落額前?!疤螅?/p>
恭親王求見。”太監(jiān)通報。奕?進來,行完禮后笑道:“太后今日終于得償所愿。
”慈禧淡淡一笑:“老六,別忘了你今天的一切是誰給的。”奕?神色微變,
隨即恢復恭敬:“臣不敢忘太后的提攜之恩。”“記住就好?!贝褥D身望向窗外,
“這大清江山,從此就是你我看護了。”夕陽的余暉灑入殿內,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那一刻,奕?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女人,遠比肅順難對付得多。最初的幾年,
叔嫂合作無間。慈禧對奕?充分信任,奕?則“委權督撫,朝政號為清明”。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清軍先后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捻軍和各地起義,
出現(xiàn)了所謂的“同治中興”。但權力頂峰的合作從來難以持久。隨著統(tǒng)治地位鞏固,
慈禧與奕?的矛盾日益尖銳。同治四年三月,
翰林編修蔡壽祺上疏彈劾奕?貪墨、驕盈、攬權、徇私,要求其“歸政朝廷,退居藩邸”。
慈禧看準時機發(fā)難。她召見奕?,說:“有人劾汝?!辈⒆嗾劢o他看。奕?不認錯,
反而追問:“何人?”“蔡壽祺?!鞭?失態(tài)大叫:“蔡壽祺非好人!
”竟要求將其抓捕審訊。這次失態(tài)給了慈禧口實。她召集大學士周祖培等人,
出示一份錯字連篇的朱諭,指責奕?“妄自尊大,目無君上”,“諸多挾制”,
“趾高氣揚”,革去他一切職務。這道朱諭引起朝野震動。
惇親王奕誴上書為奕?辯護;醇郡王奕譞也從東陵趕回求情;更有多位王公大臣聯(lián)名上書。
甚至外國使臣也表示關切。慈禧見勢不妙,順水推舟恢復了奕?部分職務,
但取消了“議政王”名號。經(jīng)此一挫,奕?銳氣大減,再不敢與慈禧正面抗衡。
權力的游戲從不止息。慈禧很快又面臨新的挑戰(zhàn)——這次來自她最親近的人。同治十一年秋,
皇帝已十七歲,到了立后的年紀。慈安太后屬意戶部尚書崇綺之女阿魯特氏,
而慈禧則堅持立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盎屎竽艘粐福斶x德才兼?zhèn)湔摺?/p>
”慈安溫和但堅定地說。慈禧冷笑:“富察氏溫婉柔順,正是中宮之選。
”最后決定由皇帝自己選擇。讓慈禧憤怒的是,親生兒子竟選擇了慈安推薦的阿魯特氏。
大婚之后,慈禧警告同治帝:“鳳秀之女,屈為慧妃,宜加眷遇?;屎竽晟伲粙箤m中禮節(jié),
勿常往其宮,致妨政務?!彼€派太監(jiān)監(jiān)視皇帝的一舉一動。
這種干預使同治帝日益疏遠生母,更親近慈安和皇后。權力與親情在深宮中扭曲變形。
慈禧為重修圓明園與兒子發(fā)生爭執(zhí),同治帝一怒之下甚至要革去奕?等十位軍機大臣的職務。
兩宮太后不得不干預,垂淚安慰奕?,撤銷了這道荒唐諭旨。同治十三年冬,皇帝染上天花。
慈禧再次執(zhí)掌大權,在養(yǎng)心殿批閱奏章。十二月初五酉刻,同治帝駕崩。戌刻,
兩宮太后召見王公大臣二十余人。慈禧率先發(fā)問:“此后垂簾如何?
”一位軍機大臣回答:“宗社為重,請擇賢而立,然后懇乞垂簾。
”慈禧立即表態(tài):“文宗無次子,今遭此變,若承嗣年長者,實不愿,須幼者乃可教育。
現(xiàn)在一語即定,永無更移,我二人同心,汝等敬聽?!彼x擇的人,是醇郡王奕譞之子,
自己妹妹的孩子——年僅四歲的載湉。奕譞當場“驚遽敬唯,碰頭痛哭,昏迷伏地”,
被攙扶出殿。諸臣遵命擬旨,迎接載湉入宮,改元光緒。慈禧再次垂簾聽政。但這一次,
她與慈安的關系已大不如前。光緒六年至七年初,慈禧患上重病,無法理政,
由慈安獨自處理朝政。不擅政務的慈安壓力巨大,竟于光緒七年三月初十猝逝鐘粹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