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和林薇幾乎是逃著離開老人家里的。在木箱里的零件開始跳動,嗡鳴聲越來越響的時候,
他們意識到情況不對,匆忙向老人道謝,拿起木箱,快步離開了那個房間。直到坐進車里,
駛離那個老舊的居民區(qū),陳默才感覺到那種無形的壓力減輕了一些。手機的震動也停止了,
但屏幕依舊是黑的,徹底壞掉了?!八芨袘侥切〇|西?!绷洲毙挠杏嗉碌卣f,
“那些手稿和零件,對它來說,就像是……‘鑰匙’?”“或者說是‘坐標’。
”陳默握緊了方向盤,“它能通過這些東西,定位到我們的位置。”這讓他們意識到,
這些從鐘表匠那里找到的遺物,既是重要的線索,也是危險的信號。
那個“東西”似乎能感知到與它相關的物品或信息。
回到公寓(他們暫時還沒找到合適的搬家地點,而且覺得躲也沒用),
他們立刻把木箱里的東西小心翼翼地取了出來,放在桌上。嗡鳴聲已經(jīng)消失了,
零件也恢復了平靜,仿佛剛才的一切只是幻覺。但陳默和林薇都知道,那不是幻覺。
他們開始仔細研究那些手稿和設計圖。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手稿上的很多內(nèi)容晦澀難懂,
充滿了鐘表匠獨特的術語和符號。陳默憑借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數(shù)據(jù)的敏感,
林薇則依靠她對符號學和民俗學的了解,兩人聯(lián)手,一點點地解讀著其中的信息。幾天下來,
他們大概拼湊出了一個模糊的輪廓。那位鐘表匠,在搬進這棟公寓后不久,
就發(fā)現(xiàn)了時間的異常。作為一個對時間極其敏感的人,
他很快就察覺到了那些微小的偏差和扭曲。起初,他也以為是自己的錯覺,
或者是鐘表出了問題。但隨著異常越來越明顯,他開始意識到,這不是簡單的故障。
他開始系統(tǒng)地記錄這些異常,像陳默一樣,用各種工具測量時間的偏差,
記錄環(huán)境中的異?,F(xiàn)象。他甚至自己制作了一些更精密的儀器,
用來探測那些墻壁里的“咔噠”聲和低語。漸漸地,他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棟樓的地下。
他通過一些老舊的圖紙和記錄,發(fā)現(xiàn)了那個神秘的地下結(jié)構的存在。他猜測,
時間異常的源頭,可能就來自那里。他的手稿中提到,那個地下結(jié)構,
似乎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東西,甚至可能早于這棟樓,早于這片棚戶區(qū),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
它像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空腔,又像是一個人造的建筑,內(nèi)部結(jié)構復雜,充滿了“共振”現(xiàn)象。
而那個“東西”,那個“時間的刻度”,似乎就與這個地下結(jié)構緊密相連。
它可能是這個結(jié)構的“意識”,也可能是某種寄生在其中的“存在”,
依靠地下結(jié)構產(chǎn)生的某種“能量”或“頻率”來維持自身的存在,并進行“記錄”。
鐘表匠的設計圖,確實是一個“探測器”。
收和解析那個“東西”發(fā)出的“信號”(也就是陳默后來在音頻中發(fā)現(xiàn)的那種編碼)的裝置。
他希望通過這個裝置,能夠理解那個“東西”的運作方式,甚至找到干擾或屏蔽它的方法。
手稿的最后幾頁,字跡變得非常潦草,充滿了焦慮和恐懼。他提到自己“越來越接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