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的伊莎貝拉,并未選擇成為沙龍里高談闊論的名媛。家族的背景和個人的野心,
驅(qū)使她走向更前線的“戰(zhàn)場”——直接參與對全球珍貴文物的搜尋與攫取。
她成為幾家大型西方博物館和頂級私人收藏家的“特別顧問”與“田野采購代理”。
這份工作完美契合了她的價值觀:既能滿足她對“奇觀”與“知識”的獵奇心,
又能實踐家族“通過占有來保存”的信條,
更能為她帶來巨大的財富、聲望以及在那個由男性主導的領(lǐng)域里令人側(cè)目的權(quán)力。
她聰明、果斷、富有魅力,且毫無底線。她能穿著昂貴的定制獵裝,
在沙漠廢墟中指揮當?shù)毓凸ね诰?;也能身著華服,
拍賣行與收藏家中間巧舌如簧地抬價或壓價;更能與各地的軍閥、總督、黑市頭子把酒言歡,
用金條和承諾撬開一扇扇禁忌之門。
她熟練地利用西方列強的外交特權(quán)、不平等條約帶來的便利以及當?shù)氐纳鐣邮帲?/p>
如同一條嗅覺敏銳的獵犬,追逐著任何可能帶來聲望與利潤的目標。中國,
這個古老而積弱的國度,在她眼中無異于一座門戶洞開的、堆滿奇珍異寶的巨大倉庫,
正等待著她這樣的“識貨者”去“拯救”。
她對龍髓玉的追尋,起始于一份殘缺的、由早期傳教士或探險家留下的模糊筆記,
其中提到了東方某種蘊含奇異能量的“永生之石”。
這立刻點燃了她最大的貪欲——不僅是財富與學術(shù)聲譽,
更是對“超越凡俗力量”本身的渴望。
她將自己包裝成一位致力于“跨文化研究”的獨立學者,利用這個身份作為掩護,
深入中國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