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奶奶是不要我們了嗎?”
“不知道,但爸爸媽媽不會的?!?/p>
?
05
我一直堅信我和秀秀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女兒,再怎么著,爸爸媽媽還是會顧著我和妹妹的。
但是,我卻忘了,
一些思想、觀念的影響就像那慢慢壘起來的一堵墻,它只會比你想象中的高,比你想象中的厚。
人人都覺得自己是那個能力者,試圖用自己的拳頭打破這堵墻。
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但無一例外,他們必定滿目瘡痍。
我和徐秀讀六年級那一年,徐浩讀初三。
也是這一年,城市里的國有企業(yè)進行了解構、重組。
爸媽所在的酒廠沒了,他們成了萬千下崗工人中的一員。
原本,爸爸想和朋友一起南下做生意,但被奶奶勸住了。
奶奶說孩子年紀小不能沒有爸爸的陪伴。
其實,是她想要她唯一的兒子陪在身邊。
爸爸媽媽拿出積蓄,又向親戚東拼西湊的,盤下了一家小鋪子,開起了雜貨店。
從工人到個體戶,爸爸媽媽更忙了。
這幾年,爸爸媽媽對徐浩的態(tài)度有了很大的轉變。
從一開始的客氣到親昵,再到現(xiàn)在的處處為他著想。
或許是徐浩越長越高,結實的臂膀讓爸媽覺得可以依靠。
一年前,爸爸不小心扭到了腳,當時是徐浩背著爸爸去的醫(yī)院。
奶奶在那段時間總是在念叨:“看吧,關鍵時刻還是得靠兒子,女兒以后都是別人的?!?/p>
?
06
我和秀秀一放學就往店子里跑。
在店子里一邊做作業(yè)一邊幫爸媽看店。
徐浩也會來店子,不過是帶著他那些狐朋狗友來的。
“媽,爸呢?”
“你爸去進貨了,你晚飯吃了嗎?”
“沒呢,準備和朋友到外面吃,”徐浩看了眼貨物架,“媽,幫我拿點飲料給同學喝唄?!?/p>
從開店起,爸媽就對我和秀秀說,店子里的東西是拿來賺錢的,不準吃店子里的東西。
這點,我和妹妹一直牢記于心。
可現(xiàn)在,媽媽立馬轉身裝了幾瓶花花綠綠的飲料遞給了徐浩。
“喲,徐浩,你家兩個妹妹咋長得一模一樣,都這么水靈?!?/p>
原本站在店外等徐浩的一伙男生注意到了我和徐秀。
我和秀秀長得確實很像,只不過我倆性格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