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臉色不是很好看,因為我并不想回去,但蔣華那張嘴很會哄人,認識不過24小時,顧玲玲已經被他哄得找不著北,看向我的眼神里也沒了之前的欣賞。
蔣華是我的弟弟。
我五歲那年,蔣華出生了。
在那之前,我一直都是父母寵愛的對象。
可自從蔣華出生之后,我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
不管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蔣華得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而我只能用他不要的。
他提出的要求,百分百會得到滿足,而我要是敢提要求,百分百就是一頓臭罵。
就這還不是最過分的。
從蔣華出生的時候開始,他犯事了,錯的是我;他受傷了,錯的是我;就連他被打雷聲嚇到哭鬧,我爸媽都能把錯歸到我頭上。
從小我就不明白,同樣是媽生爹養(yǎng)的孩子,為什么我們的爸媽能偏心弟弟到這么離譜的地步。
在他們這種明顯的偏袒下,蔣華從來就沒有把我當一個哥哥看待。
我甚至懷疑他沒把我平等地當人看待。
他在外面惹是生非,完了在爸媽面前往我身上一推,他就什么事情都沒有。
有時候甚至不需要蔣華編借口,他只需要說「是蔣昊干的」,爸媽就能幫他編借口找理由,然后把我打罵一頓。
哪怕他們明知道有的事根本不可能是我做的。
我的東西,只要蔣華看上的,他就要搶走。
從小時候我喜歡的玩具,到后來我抽獎得到的文具,我攢錢買的漫畫書,甚至我高中時談的女朋友,全都被他搶走。
爸媽對此的評價是:「我們這是提前培養(yǎng)你們的競爭能力!你連你弟弟都搶不贏,以后出了社會你怎么辦?」
他們這么跟我說的時候,我才八歲,因為被蔣華搶了玩具而去找父母告狀。
年幼的我并不知道父母的真正用意,我只聽懂了他們表面?zhèn)鬟_來的意思,于是在下次蔣華搶我零食的時候,我狠狠地推了他一把。
八歲的孩子認真和三歲的孩子搶東西,誰會贏誰會輸,不言而喻。
然后我就得到了一頓毒打。
?
4
我們帶著顧玲玲回了老家。
我家距離我上班的工廠其實并不遠,就在隔壁鎮(zhèn),坐公共汽車也不過二十分鐘的路程,但我很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