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沈濤望著周圍對朝廷千恩萬謝的流民,和老翁贊揚王安和沈寒的那番話,怒火中燒。
城外救濟流民之事,不應該是他撈取功績和名聲的途徑嗎?
怎么他還沒干。
沈寒和王安兩人倒是先將功績和名聲給撈走了?
司空裴慶和中書侍郎裴遠道兩人面面相覷,心生寒意。
王安在這件事上展現(xiàn)出來的謀略,令他們感到了危機。
一個小小的救濟流民之事,簡直讓王安發(fā)揮到了極致。
王安若不是心有大才,豈能設下這連環(huán)計?
他分明就是故意帶著沈寒在城外救民不張揚,故意調動衛(wèi)率、挪用軍資不上報,故意等著楚皇前來探查。
王安若是不除,早早晚晚竟是他們河東裴氏的大敵。
公卿士大夫皆是低聲議論。
“這王安究竟什么來頭?以往沒聽說過他有如此膽魄和謀略啊?”
“嘿嘿......王景林給自己逼出來一個大敵,瑯琊王氏今后有熱鬧看了?!?/p>
“王安真是太有心機了,以不變應萬變?!?/p>
“陛下在三皇子那受到的傷害,徹底被王安給彌補了,這才是王安和太子最大的收獲?!?/p>
.......
所有人都震驚于王安的手段。
楚皇自然是喜上眉梢,高興的合不攏嘴。
流民對他山呼海嘯般的稱贊,令他十分欣喜。
沈濤主動扛下救民之責卻在城中享受,三日不動。
沈寒與王安駐守城外三日,不張揚,不請功,一心救民。
如此相比,高下立判。
在楚皇眼中,這才是皇子應該做的事情。
你皇室子弟都不將百姓放在心中,還能祈求公卿士大夫將百姓放在心中?
沈寒已經(jīng)開始走回正途,身邊還有足智多謀的王安輔佐。
楚皇心中重燃希望。
“走!”
楚皇闊步向流民營地而去,“朕今日就帶領爾等去看看,太子和王安究竟是如何救濟流民的?!?/p>
今日他非要重重賞賜沈寒與王安,給公卿士大夫和諸位皇子樹立起榜樣來。
隨后眾人直奔營地而去。
流民營地。
公卿士大夫想象的垃圾遍野、惡臭熏天的現(xiàn)象并不存在。
恰恰相反,整座流民營地的軍營錯落有致,極為規(guī)整,營地內連枯枝爛葉都沒有。
營地內有東宮衛(wèi)率維護秩序,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楚皇和公卿士大夫現(xiàn)如今終于明白,流民們?yōu)楹螌ν醢埠蜕蚝绱烁卸鞔鞯铝恕?/p>
因為他們不是隨意給流民施粥敷衍了事,而是切切實實為流民著想,竭盡全力將流民安置的更加舒服。
自古以來救濟流民,恐怕也沒有王安和沈寒兩人如此用心的。
什么叫將百姓放在心中,不用嘴說,一目了然。
“太子呢!王安呢!”
楚皇高聲呼喊著,“讓他們過來見朕!”
王安和沈寒兩人不爭不搶的在城外救濟流民,已經(jīng)令他十分欣慰。
但他沒想到,王安和沈寒兩人還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絞盡腦汁的讓流民過的更舒服。
這就不單單是思想問題,更是能力問題。
片刻。
王安和沈寒兩人從營地外而來。
沈寒雖然瘸著腿,但臉上再沒有絲毫自卑,反而滿是身為太子的氣勢。
王安也并不慌亂,因為這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在公卿士大夫的注視下。
王安和沈寒來到楚皇面前,揖禮道:“微臣(兒臣)見過陛下(父皇)。”
“好?!?/p>
楚皇掃視王安和沈寒兩人,臉上是說不出的欣喜,“這幾日你們在城外救濟流民十分辛苦,朕絕不會讓你們白白付出,有功就要獎賞,有過就要責罰!”
說著,他看向裴慶和沈濤,冷哼道:“裴司空,三皇子,你們兩個說是不是?”
裴慶和沈濤兩人面色鐵青,揖禮道:“是?!?/p>
沈濤低著頭,臉色極為難看,恨透了王安和沈寒。
裴慶恨的不單單是王安和沈寒,還有沈濤。
原本這份榮光是屬于沈濤和他的。
現(xiàn)如今可倒好,這份榮光被王安和沈寒搶了去不說,他們還像是小丑一般被楚皇不停鞭尸。
這都是因為沈濤的愚蠢。
楚皇看向沈寒,問道:“太子,這流民營地是誰主持搭建的。”
沈寒揖禮道:“回父皇,流民營地是王安一手搭建起來的。”
楚皇看向王安,眉梢微揚,“你從未參與過賑災,也未從軍,為何能將營地搭建的如此有章法?”
王安應聲道:“回陛下,臣雖未干過,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p>
“說的好!”
楚皇看著王安的眼眸中滿是欣賞,“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話說的非常好!朕看的出來,你是真的用心了!”
說著,他指向不遠處,問道:“何為那邊還有分開的營地?”
王安解釋道:“因為那邊接收的都是感染風寒的流民,所以那片營地是單獨劃分出去的,為避免流民大規(guī)模染病,甚至是爆發(fā)瘟疫,至于另一側是如廁區(qū)。”
“流民人數(shù)眾多且集中,所以細節(jié)問題必須要注意,要保持營地的干凈整潔,避免流民感染疾病?!?/p>
楚皇聽聞,恍然大悟,追問道:“那為何要在營地內灑上石灰,還有我看營地內有很多煮水的大鍋是干什么的?”
王安繼續(xù)解釋道:“撒石灰也是為了滅毒,防止營地爆發(fā)瘟疫,至于那些熱水都是給流民們喝的,因為水燒開后再喝,可以避免流民出現(xiàn)腸胃等疾病?!?/p>
“臣和太子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盡力將流民照顧好,因為他們皆是楚國百姓,他們被蠻夷追逐,橫渡長江而來投奔朝廷,我們萬不能令他們失望。”
此話落地。
楚皇臉上是抑制不住的興奮。
“好!”
“說的好!”
“這才是我楚國官吏應該有的想法!”
“治國理民才是重任,爭權奪利絕不會有好下場!”
周圍好一些公卿士大夫同樣十分震驚。
他們真是沒想到,王安這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第一次安置流民,就能想的如此全面。
將感染風寒的流民單獨劃分出去,還修建如廁區(qū),用石灰滅毒,還將水給流民煮沸后再喝。
這別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即便是有賑災經(jīng)驗的老臣,都沒有王安想的面面俱到。
這還真不怪楚皇對王安如此夸獎。
王安在救濟流民這方面,做的非常好,讓人挑不出來毛病,還得細心學習。
“陛下,臣以為應該重賞太子和王安,以此來表彰他們的為國為民之行?!?/p>
“太子和王安一心為民,實乃吾輩楷模?!?/p>
“請陛下重重封賞太子與王安。”
.......
人紅萬人捧,路順眾人扶。
楚皇對王安和沈寒贊不絕口,公卿士大夫中自然有順勢吹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