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沉吟良久的周世安也感到大事不妙,急忙出來拉偏架:“此事查證清楚之后再做計較。但即便《營山縣志》上真有這么個典故,也有可能是杜公子歪打正著,說明不了什么?!?/p>
這話連他自己都覺得牽強,但為了維護清流顏面,不得不硬著頭皮說出來。
這陸臨川讀書竟如此細致入微,連縣志都了如指掌!
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直接收監(jiān),在獄中殺害,然后做成畏罪自盡的假象?
但,此招甚險。
刑部大牢里死一個舉人,影響太大,搞不好他這尚書會被擼掉……
正進退兩難時,趙汝成見時機成熟,道:“周大人,本官有個提議。既然雙方各執(zhí)一詞,查證清楚又尚需時日,不如讓陸舉人當場作文一篇,以證其才。若真有真才實學,這舞弊之說,恐怕……”
周世安立刻打斷:“荒唐!科舉舞弊案豈能如此兒戲?”
“學生愿意,請大人命題!”陸臨川急忙應道。
這明顯是在給他遞臺階,自然要抓住機會。
趙汝成眼中閃過一絲贊賞。
孺子可教也。
他道:“那就寫一篇時文策論,論述一下遼東局勢如何?”
此言一出,堂上氣氛驟然緊張。
遼東正是嚴黨與清流爭斗的焦點。
趙汝成此舉分明是想讓陸臨川站隊。
若文章立場傾向嚴黨主戰(zhàn),自然會得到他們支持。
不論寫得如何,只要借科舉舞弊一事大加炒作,造成輿論轟動,不僅能把清流拉下水,他這個作者的名望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全身而退的幾率自然會增加。
陸臨川心領神會。
好在原身很關注邊境戰(zhàn)事,知道遼東女真是怎么回事,也聽說過兩黨的態(tài)度……
但若讓他就事論事寫一篇雄文,還有些難度。
一來原主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夠,不知道朝政細節(jié),寫不深刻,二來這篇文章又必須足夠驚艷,有感染力,好讓他名揚天下……
否則他就算在牢里被自殺了,清流很能快將事態(tài)平息下去。
思緒電轉。
陸臨川猛然想到一篇絕世好文。
前世研究唐宋八大家,他對蘇洵的《六國論》可謂了如指掌。
這篇文章借戰(zhàn)國時期六國賂秦而亡的歷史,諷喻北宋對遼、西夏的屈辱求和,立論精辟,氣勢雄渾,被譽為“千古第一論”。
若在此刻寫出,正當其時,必能震動朝野!
“請賜紙筆。”陸臨川拱手道。
趙汝城點頭答應。
周世安則冷哼一聲。
刑部畢竟不是他的一言堂,審案雖是以他為主,但這樣的事他也攔不住。
差役很快端上來一個案幾,上面擺好了筆墨紙硯。
“請諸位大人稍候?!标懪R川深吸一口氣,來到案前。
沒有板凳,他只能半蹲著身子,姿勢頗為狼狽。
但堂上三位顯然并沒有覺得什么不妥。
杜明堂站在一旁,神情冷峻,不知在憋什么壞水。
陸臨川將紙鋪在低矮的案幾上,開始構思。
《六國論》雖是膾炙人口的名作,他也曾反復研究過數遍,甚至專門為其寫過論文。
但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此刻說不定會忘掉一些詞句,所以必須先全文回顧一遍,確保不會有錯漏,才敢下筆。
他正皺眉沉思,忽覺靈光乍現(xiàn),腦中轟然一震。
剎那間,前世的一切記憶竟都如潮水般涌來。
本科時精讀的《資治通鑒》字字分明,研究生熬夜整理的宋代文學筆記歷歷在目,連童年看過的《百家講壇》每幀畫面都纖毫畢現(xiàn)……
甚至那些遺忘的、忽略的、模糊的記憶,此刻也成了觸手可及的鮮活檔案,可供他隨時調取。
這……這感覺太妙了!
陸臨川心臟狂跳,血液沖擊著耳膜發(fā)出轟鳴。
這難道就是穿越者標配的“金手指”?!
堂上,周世安露出不耐之色:“陸舉人,莫要拖延時間?!?/p>
這分明是在搞陸臨川的心態(tài)。
趙汝城、劉文煥都微微皺眉。
“學生只是在構思文章?!标懪R川從容應答。
杜明堂慢慢踱步到他身后,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這個寒門學子,想看看他能寫出什么花樣來。
陸臨川蘸了蘸墨,手腕懸空,筆尖輕觸紙面,開始寫作。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筆走龍蛇,墨跡如行云流水。
杜明堂原本漫不經心的目光驟然凝固。
他不由自主地向前傾身,想要將紙上內容看得更清楚些。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杜明堂的目光被徹底吸引,心中驚疑不定。
這開篇立論精辟,直指要害,筆力雄健,字字如刀……
他自幼飽讀詩書,自然能辨文章高下。
此文看似在討論戰(zhàn)國時期六國與秦國的關系,但稍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他在寫什么。
氣勢雄渾,借古喻今,以史為鏡,暗藏鋒芒。
此人當真是有才華,可惜……
陸臨川察覺到身后急促的呼吸聲,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揚。
他繼續(xù)揮毫,筆鋒更加凌厲。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杜明堂的臉色一變,后退半步,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擊中。
這篇文章的每一句都像是對當今朝廷的精準諷刺。
清流主張對女真妥協(xié),不正如同六國賂秦嗎?
六國之大、之強,于西陲秦國而言,不正如大虞之于女真嗎?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而六國最終的結局……
陸臨川這是在誅心?!
當真可惡!
堂上三位注意到杜明堂的異常反應,紛紛露出不解之色。
周世安皺起眉頭,很是心急,想看看陸臨川寫了什么,但礙于上官的架子,不好直接下堂去看。
趙汝成則與劉文煥交換了一個疑惑的眼神。
“杜公子,可是文章有何不妥?”周世安沉聲問道。
杜明堂如夢初醒,慌忙轉身行禮:“回大人,沒、沒什么?!?/p>
陸臨川筆下不停: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這、這簡直是……”杜明堂的聲音卡在喉嚨里,無法成言。
此文一旦公之于眾,加上科舉舞弊案的炒作,將對父親為首的清流造成致命打擊!
杜明堂陷入沉思,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