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邊的排屋像一本被時光遺忘的舊書,沉默地攤開在波光瀲滟的水岸。
每一扇窗,每一塊磚,都記載著阿婷一家曾經(jīng)熱氣騰騰、充滿煙火氣的往昔故事。
那年的陽光格外溫柔,慷慨地穿過那整面巨大的落地窗,在丈夫含笑的眉眼間細細地鍍上一層溫暖的金邊。
新鋪的橡木地板在陽光下散發(fā)著溫潤醇厚的木質(zhì)香氣,混雜著施工時殘留的、淡淡的木蠟油芬芳,那是新家最初的味道,充滿了希望和踏實。
兩個兒子小小的身影,像兩只快活的小獸,追逐著幾只飽滿的彩色氣球。
氣球輕盈地彈跳、滾動,孩子們清脆的笑聲跌落在厚實柔軟的羊毛地毯上,又順著那原木色的旋轉(zhuǎn)樓梯,悠悠地飄向二樓,在空闊的房子里回蕩出幸福的余韻。
阿婷倚在書房的門框上,嘴角噙著溫柔的笑意,看著丈夫。
他正微微彎著腰,用一塊嶄新的絨布,極其仔細地擦拭著剛剛掛上墻的相框邊框,那小心翼翼的神態(tài),仿佛在對待一件稀世珍寶。
相框里,是他們不久前拍攝的全家福。
照片上,四張燦爛的笑臉緊緊挨在一起,那笑容,似乎比窗外初夏的日頭還要明亮耀眼。
她抬眼,目光越過丈夫?qū)W⒌膫?cè)影,便能清晰地望見遠處開闊的湖面。
陽光灑在粼粼的水波上,碎金般跳躍閃爍,幾只優(yōu)雅的白鷺低低掠過,潔白的翅膀點過水面,泛起一圈圈細小的、不斷擴散的漣漪。
那時,他們?nèi)绱撕V定。
這座能將湖光山色溫柔攬入懷中的房子,必將盛滿往后歲歲年長的安穩(wěn)與溫馨,成為生命里永不褪色、堅不可摧的溫暖港灣。
未來像一幅在眼前徐徐展開的、濃墨重彩的畫卷,充滿了確定無疑的美好。
然而,命運的齒輪總在人們毫無防備時悄然扭轉(zhuǎn)。
一場猝不及防的重病,帶走了那個如山般可靠的男人。
曾經(jīng)灑滿陽光的屋子里,仿佛瞬間被抽走了所有的暖意和聲響。
木頭的香氣依舊在,卻只能在空蕩的回廊和房間之間寂寞地徘徊游蕩,徒增一份物是人非的凄涼。
丈夫離去后,偌大的房子突然變得寂靜得可怕。
那種寂靜不是安寧,而是令人窒息的空洞。
再也看不到那個可以讓她全身心依靠的、帶著體溫的熟悉身影在廚房忙碌,在書房閱讀,在客廳對著孩子們扮鬼臉。
曾經(jīng)盛滿家人笑語和孩子們嬉鬧聲的客廳,如今空蕩得能聽見自己心跳的回音。
孩子們偶爾發(fā)出的聲響,也像是投入深潭的小石子,迅速被巨大的寂靜吞沒,只余窗外湖水日復一日、單調(diào)地拍打岸邊的聲音,提醒著時間的流逝。
她無數(shù)次習慣性地望向那扇曾經(jīng)灑滿陽光的落地窗。
陽光依舊慷慨地涌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卻再也映照不出那張帶著寵溺笑意的臉龐。
再無人可分享晨起時窗外掠過的水鳥,無人可傾聽她工作上的瑣碎煩惱,無人能在她疲憊不堪時,用寬闊的肩膀和無聲的擁抱接住她所有的脆弱與依賴。
巨大的空寂像冰冷的潮水,從四面八方涌來,包裹著她。
只剩母子三人,在回憶與現(xiàn)實殘酷交織的空曠屋子里,守著滿室揮之不去的寂寥,學著在失去支柱的廢墟上重新站立。
生活的重擔,沉甸甸地壓在了阿婷單薄的肩頭。
丈夫留下的工廠租金和保險金是有限的,而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卻是一條漫長而昂貴的路。
阿婷的生活軌跡,自此被徹底改寫,畫出了一條她從未預料過的、充滿挑戰(zhàn)的弧線。
暮色如同巨大的、深藍色的天鵝絨幕布,緩緩漫過湖景房那扇巨大的落地窗。
窗外的湖面由碎金點點,逐漸變成沉靜的墨藍。
阿婷總在這個時刻,準時伏案在書桌前。
一盞暖黃的臺燈是唯一的光源,在她周圍圈出一小片專注的領地。
燈光暈染下,攤開的語文課本、數(shù)學練習冊、科學習題集和寫滿批注的草稿紙,層層疊疊,堆成了小小的山丘。
她握著紅筆,眉頭微蹙,逐字拆解著艱澀的文言文。
那些佶屈聱牙的虛詞實義,被她工工整整地抄寫在五顏六色的便簽紙上,然后密密麻麻地貼滿了廚房冰箱的門板。
做飯、洗碗時,抬眼就能復習。
深夜的廚房,常常飄著早已冷掉的茉莉花茶的淡香。
計算器“歸零、歸零”的按鍵聲,與筆尖在坐標紙上沙沙繪制函數(shù)圖像的聲響,成了陪伴她熬過漫漫長夜的獨特夜曲。
小兒子的數(shù)學作業(yè)本上,那些看似簡單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她得絞盡腦汁,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編出朗朗上口又便于記憶的趣味口訣。
而剛上初中的大兒子,物理題里那些晦澀抽象的力學公式和電路圖,則讓她在陪孩子湖畔散步時,望著湖水流動的形態(tài),反復在腦中推演、模擬,試圖找到更直觀的理解方式。
那些曾讓她自己學生時代都忍不住皺眉的知識點,如今化作無數(shù)細密堅韌的絲線,纏繞在輔導孩子課業(yè)的每一個清晨與黃昏。
這張用耐心和汗水織就的網(wǎng),托舉著兩個孩子搖搖晃晃卻奮力向上的未來,也悄然編織著她自己破繭成蝶、浴火重生的蛻變軌跡。
日子久了,那些課本上的符號、公式、定理,竟也漸漸變得親切熟悉起來。
批改作業(yè)、講解難點,竟也做得有條不紊,駕輕就熟。
連她自己有時都會恍惚,仿佛生來就該與這些知識打交道,站在講臺,哪怕只是家里的書桌旁才是她的宿命。
物質(zhì)的重擔可以咬牙扛起,但精神世界里那個巨大的空洞,卻常常在夜深人靜時無聲地吞噬著她。
阿婷時常會不自覺地摩挲著丈夫遺留的那部舊手機。
鋼化膜邊緣早已翹起,裂開的紋路像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橫亙在心口的傷痕。
相冊里,最后一個旅行視頻還停留在三亞金燦燦的落日海灘。
屏幕里,男人舉著自拍桿,對著鏡頭咧嘴大笑,露出潔白的牙齒,背景是嘩嘩的海浪聲和他故意搞怪的、夸張的尖叫。
那鮮活的聲音和笑容,如今隔著冰冷的屏幕,遙遠得像上輩子的事。
她蜷在恒溫系統(tǒng)維持著舒適溫度的客廳沙發(fā)上,面前是外賣送來的鮑汁撈飯。
濃郁的醬汁早已冷卻,凝成了一層膩人的油花。
手機屏幕上,直播購物車里收藏著一條柔軟的羊絨圍巾,是丈夫喜歡的深灰色。
她無數(shù)次點開,指尖懸在“結(jié)算”鍵上,卻始終沒有勇氣按下去——仿佛買下,就是對那份溫暖的徹底告別。
隔壁兒子的房間里,傳來他戴著耳機打游戲時,對著屏幕發(fā)出的低吼和興奮的叫喊。
鍵盤被激烈敲擊的噼啪聲,像密集的雨點,砸在無邊無際的寂靜里,更添一份空洞的喧鬧。
她下意識地反復刷新著丈夫生前精心打理的理財賬戶頁面。
那些代表收益的數(shù)字,在屏幕上歡快地跳動著,紅得刺目,顯示著資產(chǎn)在增值。
然而,這跳動的紅色數(shù)字,卻像冰冷的符號,填不滿心底那個巨大的窟窿,更填不滿主臥衣柜里,那件熨燙得一絲不茍、卻永遠空懸著的定制西裝的位置。
手機云端,還固執(zhí)地自動備份著她每日行走的步數(shù)記錄。
可那個曾經(jīng)會掐著時間點,發(fā)來帶著笑意和關切語音“老婆,記得多喝水啊”的微信頭像,卻永遠地灰暗下去,再也不會亮起。
人一旦閑下來,那些被刻意壓制的思緒,就像湖底的水草,瘋狂地纏繞上來。
巨大的失落感和對未來的茫然,如同潮濕的霧氣,無孔不入。
她不愿,也絕不能讓自己像一塊蒙塵的舊鏡子,被飛速流轉(zhuǎn)的時光遺忘在生活的角落,與社會徹底脫節(jié)。
畢竟,往后的日子還那么長。
前半生,她也在生活的驚濤駭浪里翻騰得轟轟烈烈,從未退縮。
后半生,又怎會甘于沉寂在喪偶的陰影里,無聲無息?
一個慵懶的周末午后,陽光斜斜地照進客廳。
阿婷百無聊賴地滑動著手機屏幕,指尖在朋友圈那些曬娃、曬美食、曬旅行的動態(tài)上快速掠過。
突然,她的拇指像被無形的釘子釘住,僵在冰冷的屏幕上。
一則家教招聘信息,像一塊突兀而強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了她的視線。
黑底白字的排版,在花花綠綠的朋友圈里顯得格外醒目,甚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感。
“誠聘資深家教,輔導小學男生全科,要求:有豐富經(jīng)驗,耐心細致,能顯著提升成績。時薪:2000元。期末考試單科達到95分以上,另付獎金10萬元?!?/p>
阿婷的心跳,猛地漏跳了一拍,隨即又像擂鼓般瘋狂地撞擊著胸腔。
兩千?!
一個小時?!
還有十萬的獎金?!
這簡直……荒謬!
如今一對一輔導的價格本就高得離譜,像一座座陡峭的山峰,橫亙在許多普通家庭面前。
朋友圈里,大大小小培訓機構的廣告鋪天蓋地,“狀元名師”“獨家秘籍”“簽約保分”的夸張宣傳語此起彼伏,看得人眼花繚亂。
每每滑動著手機,阿婷仿佛都能看到屏幕背后,無數(shù)和她一樣普通的父母,正焦慮地攥緊錢包,在高昂的輔導費面前反復猶豫、掙扎,最終不得不把對孩子未來的全部期望和沉重的經(jīng)濟壓力,都化作沉甸甸的鈔票,義無反顧地投進這場沒有硝煙卻殘酷無比的教育戰(zhàn)場。
可即便是那些咬碎了牙也要供孩子攀登教育高峰的家庭,面對市面上普遍五百、八百一小時的名師價格,也已捉襟見肘,倍感壓力。
而這條招聘信息開出的價碼,竟比市場最高價還要高出兩倍多!
更別提那足以讓普通工薪階層心跳驟停的十萬元獎金!
這串天文數(shù)字,像一顆巨大的隕石,狠狠砸進阿婷原本還算平靜的心湖,瞬間激起滔天巨浪和層層疊疊的漣漪。
震驚過后,是強烈的好奇和難以抑制的蠢蠢欲動。
她不禁反復琢磨,究竟是哪家的孩子,父母竟愿意花費如此令人咋舌的代價?
是孩子天資愚鈍到了極點?
還是父母要求高到了苛刻的地步?
或者,這孩子本身,就是個被寵壞、極難管教的“混世魔王”?
這看似誘人的招聘背后,怕是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甚至棘手的故事。
這條信息在朋友圈里掛了足足三天,卻始終沒有被撤銷的跡象,像一塊懸在空中的巨大餡餅,又像一道無聲的挑戰(zhàn)。
阿婷的心被它牢牢攫住。
她反復刷新著那條動態(tài),屏幕上“時薪2000”那冰冷的加粗字樣,在頭頂慘白的日光燈下泛著金屬般的冷光。
這感覺,奇妙地類似于在超市貨架上,看到貼著“限量”“尊享”標簽的昂貴商品——明知可能遙不可及,卻偏偏勾起了人骨子里最原始的征服欲和那點不服輸?shù)木髲妱艃骸?/p>
她捏緊了手中冰涼的手機殼,金屬邊框硌著掌心。
上一次被這種強烈的、混雜著渴望與挑戰(zhàn)欲的情緒擊中,是什么時候?
記憶瞬間被拉回剛畢業(yè)那年。
為了擠進那家眾人艷羨的大公司,她把自己關在出租屋里,連續(xù)熬了三個通宵準備面試材料,
對著鏡子一遍遍練習自我介紹,眼里布滿血絲,嘴角卻因為那份孤注一擲的渴望而緊繃著。
那感覺,和此刻何其相似。
指尖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懸停在那個綠色的撥號圖標上。
短暫的猶豫,像一層薄冰覆蓋在沸騰的巖漿上。
終于,她用力地按了下去。
“嘟……嘟……”
聽筒里傳來單調(diào)的等待音。
窗外的湖風似乎更大了些,發(fā)出低沉的嗡鳴,混合著她胸腔里劇烈到幾乎要蹦出來的心跳聲。
這奇異的混合音響,倒像是命運之神正饒有興致地為她這場前途未卜的豪賭,提前搖響了骰盅。
電話幾乎是瞬間就被接通了。
聽筒里,立刻淌出一個醇厚而富有磁性的男聲,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
“喂,您好。”
尾音帶著恰到好處的、微微上揚的弧度,溫和又不失穩(wěn)重,像是在一杯醇厚的黑咖啡里,優(yōu)雅地撒入了一把細密綿軟的白砂糖,瞬間化開了所有的苦澀。
又像春日里拂過抽芽柳枝的暖風,帶著令人舒適的暖意和恰到好處的分寸感。
對方的聲音仿佛有種魔力。
阿婷握著手機的指尖,在聽到這聲音的瞬間,竟不自覺地放松了緊繃的力道。
連客廳里,兒子游戲打到激烈處突然爆發(fā)的興奮低吼和鍵盤的激烈敲擊聲,都仿佛被這聲音隔開了一層,變得遙遠而沒那么刺耳了。
這聲音像一塊剛剛?cè)诨?、帶著奶香的黃油,被一只無形的手,溫柔而均勻地涂抹在了她心里那些因為緊張和焦慮而緊繃起皺的褶子上。
她暗自猜測,擁有如此熨帖聲音和周到語氣的,
或許是那位雇主的管家?
或者高級助理?
幾句關于家教基本情況的寒暄過后,對方便極有效率地提出:
“這樣吧,方便的話,我們加個微信詳聊?你可以把簡歷和相關資料先發(fā)給我看看。”
阿婷連聲應好,報上了自己的微信號碼。
掛斷電話,微信很快彈出了好友請求。
頭像是一片深邃的星空,昵稱只有一個簡單的字母“C”。
阿婷握著手機,看著那個簡潔的對話框,心突然又懸了起來,有些發(fā)怵。
簡歷?
她有什么像樣的簡歷呢?
她沒有那張象征教師身份、金光閃閃的教師資格證。
除了自家那兩個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她再沒教過旁人,履歷干凈得近乎蒼白。
可她骨子里偏生是個執(zhí)拗又實誠的性子,不屑于也做不來摻假的事情。
簡歷該怎么寫?
她思忖片刻,決定全盤托出真實經(jīng)歷。指尖在手機屏幕上飛快地敲打,一行行文字在文檔里生成:
> 林婷 家教簡歷
> 輔導對象:自家兩個孩子(小兒子現(xiàn)小學四年級,大兒子現(xiàn)初中一年級)
> 輔導時長:持續(xù)至今
> 輔導科目:小學全科,初中全科
> 輔導成果:
> 小兒子學業(yè)穩(wěn)定班級前列,學習習慣良好。
> 大兒子小升初成績優(yōu)異,考入市重點中學實驗班。
> 輔導特點:耐心細致,善于根據(jù)孩子特點調(diào)整方法,注重基礎和理解,激發(fā)學習興趣。
> 資格證書:無
> 自我評價:責任心強,親和力佳,對知識有鉆研精神,能快速抓住學生薄弱點。
她把簡歷文件選中,指尖在那個藍色的“發(fā)送”鍵上懸停了許久,
屏幕感應出模糊的光圈,映著她猶豫不決的臉——成與不成,權當是把這段時間的彷徨、不甘和對改變現(xiàn)狀的渴望,一股腦兒擲進了命運的篩子。
篩下去的是沙礫還是金子,只能聽天由命。
這感覺,竟奇妙地有點像當年在夜市地攤上,一眼相中那條正在降價處理的、花紋獨特的絲巾。
買之前,心里也這樣七上八下,想著戴不戴得上,配不配自己的氣質(zhì),全憑緣分。
但至少,試過,努力伸手夠過,才不算辜負掌心那份莫名發(fā)燙的沖動和悸動。
指尖終于落下,點擊了發(fā)送。
“咻”的一聲輕響,文件傳送了出去。
就在這一瞬間,窗外原本被玻璃過濾得有些沉悶的風的呼呼作響聲,突然變得無比清晰、尖銳起來。
風聲穿過窗縫,發(fā)出嗚咽般的聲響,倒像是替她把那句壓在喉嚨口,沒敢說出口的自我安慰,用力地吹了出來,
吹散在偌大而空曠的客廳空氣里,化作無數(shù)懸浮的、看不見的塵埃粒子,飄蕩著,等待著落定的那一刻。
隨后,便是漫長又令人坐立難安的等待。
時間仿佛被拉長了無數(shù)倍。
她強迫自己不去看手機,起身去廚房倒水,水杯卻差點碰翻;
拿起一本兒子的小說,目光在字里行間游移,卻一個字也讀不進去。
手機的每一次微震,都讓她心頭一跳,飛快地抓起來看,卻發(fā)現(xiàn)只是無關緊要的群消息或者新聞推送。
這種懸而未決的焦灼感,像無數(shù)只螞蟻在心尖上細細啃噬。
不知過了多久,久到她幾乎要放棄希望,準備去準備晚飯時,手機屏幕終于亮起,是那個星空頭像發(fā)來的消息。
“只教過自己的兒子?”
意料之中的問題,簡潔地跳上屏幕。
阿婷深吸一口氣,指尖在虛擬鍵盤上敲擊,每一個字母都敲得有些發(fā)緊,帶著一種豁出去的坦誠:
“是的。很抱歉,我沒有在正規(guī)學校或機構當過老師。所有的輔導經(jīng)驗,都來自陪伴我兩個孩子學習的過程?!?/p>
她盯著自己發(fā)出的文字,等待著對方可能隨之而來的質(zhì)疑或直接拒絕。
間隔了幾秒,新消息彈出:
“會體罰嗎?”
這個問題讓阿婷微微蹙眉,指尖的回復幾乎是不假思索,斬釘截鐵:
“不會。任何時候都不會。這是底線?!?/p>
對她而言,教育是引導和啟迪,絕非粗暴的壓制。
又過了片刻,屏幕上跳出更核心的問題:
“能讓他從不及格到 90 分以上嗎?目標95+。”
阿婷的心提了起來。
她沒有夸下海口,而是謹慎地、帶著責任心地回復:
“這個……我需要先了解孩子目前的具體情況,包括他的學習基礎、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習習慣、甚至性格特點和對學科的態(tài)度。沒有評估,任何承諾都是不負責任的。我得先跟孩子聊聊,做個初步判斷才行?!?/p>
她不想為了得到機會而欺騙,更不想耽誤一個孩子。
這一次,對方的回復快得出乎意料:
“好。明天上午方便嗎?來面試?!?/p>
干脆利落,沒有多余的廢話。
阿婷看著“面試”兩個字,手心又開始微微冒汗。
她回復:“行。請把地址發(fā)給我,我打車過去。”
阿婷不會開車。
當年考駕照的經(jīng)歷堪稱噩夢,科目二連掛三次后,教練委婉地勸她“可能不太適合方向盤”。
她自己也清楚,坐在駕駛座上就緊張得手腳冰涼,判斷力和反應都慢半拍,自嘲是“馬路殺手”。
為了不禍害別人也不禍害自己,她寧愿徹底放棄開車的權利,依賴公共交通和打車軟件。
信息剛發(fā)過去,對方幾乎是秒回:
“可以讓司機去接你,方便些?!?/p>
話語里透著一股理所當然的、漫不經(jīng)心的闊氣。
阿婷握著手機的手指瞬間收緊。
那些社會新聞里看過的、關于“高薪誘餌”騙局的報道,那些精心編織的陷阱,突然不受控制地在腦海中閃現(xiàn)。
誰知道這看似殷勤周到的“專車接送”背后,會不會藏著什么不可告人的陷阱?
萬一上了陌生人的車,被帶到偏僻荒涼的地方怎么辦?
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她抿了抿有些發(fā)干的唇,指尖用力地敲下回復,語氣堅決:
“謝謝您的好意。不麻煩了,我自己打車過去就行?!?/p>
拒絕的話語落下,發(fā)送出去,她心里卻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安的漣漪。
暗暗告誡自己,明天出門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手機電量充足,隨時保持警惕,路線也提前查好。
很快,一個定位信息發(fā)了過來。
阿婷點開,地圖瞬間放大,一個清晰的地標名稱跳入眼簾——云頂別墅。
她的心跳,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攥住,實實在在地漏跳了一拍!
云頂別墅。
這四個字,在城市的茶余飯后間,總披著一層朦朧而神秘的面紗,是普通人只能在想象中勾勒的、遙不可及的奢華符號。
有人說,那里推開巨大的落地窗,連吹進來的風都裹挾著名貴香氛的尾調(diào);
深夜里,無邊泳池泛起的藍色漣漪中,倒映著整座城市最璀璨、也最觸不可及的繁華燈火。
也有人說,那座被冰冷玻璃幕墻嚴密包裹的現(xiàn)代建筑,像一座懸浮在空中的孤島。
即便坐擁俯瞰全城、睥睨眾生的絕佳視野,從里面透出的燈光,卻總顯得過分清冷疏離,仿佛能凝結(jié)成拒人千里的寒霜。
出租車司機們常在交接班時閑聊,繪聲繪色地描述某個暴雨傾盆的深夜,曾見云頂某棟別墅頂層的落地燈,在密集的雨幕中明明滅滅,像某種神秘的信號。
在CBD寫字樓里喝咖啡的白領們則壓低聲音傳言,在霧霾散盡的罕見清晨,有早起的人曾瞥見有人穿著考究的晨袍,慵懶地倚著露臺的玻璃欄桿,將精致的骨瓷咖啡杯隨意擱在價值不菲的天然大理石臺面上,將半座城市恢弘的日出,當作佐餐的尋常風景。
此刻,定位上閃爍的那個精確的小紅點,正落在這片被森嚴的鐵藝圍欄與精心修剪、密不透風的綠植高墻所隔絕的、傳說中的區(qū)域中心。
阿婷閉上眼,幾乎能想象出出租車駛近時,窗外掠過的景象:
氣派非凡的雕花大理石門廊,車道旁偶爾停放的、車身锃亮得能當鏡子的頂級豪車,金屬門牌上燙金的、象征著巨大財富與權力的姓氏,在陽光下反射出冰冷而矜貴的光芒。
那里連流動的空氣,似乎都裹著一股生人勿近的疏離感。
高大的喬木枝椏間,隱約可見安保監(jiān)控攝像頭如同蟄伏的電子眼,冷靜地掃視著每一個靠近的生命體。
保安亭里,身著筆挺制服、戴著白手套的安保人員,神情嚴肅地來回踱步,目光銳利如鷹。
坊間傳聞更是為這片區(qū)域增添了傳奇色彩——據(jù)說這里的物業(yè)費和管理費,抵得上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一年的工資。
能住進云頂深處的人,早已站在了社會金字塔的頂端。
這樣的人家,大概……大概是不屑于用“家教”這種低劣的騙局,來弄臟自己光鮮亮麗的羽毛和名聲吧?
這樣想著,阿婷方才因為拒絕專車接送而緊繃的神經(jīng),才稍稍放松下來。
掌心里黏膩的汗意,似乎也被窗外夏夜帶著水汽的晚風,一點點溫柔地蒸散了。
她知道,那里是本地真正的財富與權力的象征,是站在金字塔尖的少數(shù)人才能擁有的世界。
想著即便是騙子,大概也不敢在那種戒備森嚴、權貴云集的地方胡作非為,心里才真正安定了幾分。
“收到。明早9點,準時到。”
她打下這行字,指尖穩(wěn)定了許多,像是給自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好。”
對方回復得極其簡短,只有一個字。
但這一個字,卻像投入平靜湖面的小石子,讓阿婷剛剛平復的心緒,再次不受控制地翻涌起來。
夜色,如同濃稠的墨汁,悄然爬上窗欞,吞噬了窗外最后一點湖光的輪廓。
阿婷反復摩挲著手機屏幕上那個定位的小圖標,仿佛那是一個通往未知世界的按鈕。
手機屏幕幽幽的冷光,在她眼底投下細碎閃爍的漣漪,映照出她內(nèi)心的波瀾起伏。
明天,推開那扇沉重的、或許雕著繁復花紋的別墅大門,等待她的會是什么?
是鋪著厚重華麗雕花地毯、彌漫著書香和雪茄氣息的書房?
還是堆滿了各種原版教輔資料、模型和實驗器材的、如同小型圖書館般的專業(yè)書架?
那個需要付出如此天價學費的神秘學生,究竟是怎樣一個少年?
是沉默寡言、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憂郁男孩?
還是古靈精怪、思維跳躍、難以管束的頑皮孩子?
抑或是被巨大期望壓得喘不過氣、眼神里過早失去光彩的“學習機器”?
臺燈暖黃的光暈,溫柔地籠罩著她。
無數(shù)個未知的場景在她腦海中不受控制地交織閃現(xiàn),變幻莫測。
像一本被風吹散的書頁,凌亂地在眼前飛舞。
這未知里,既帶著冒險的刺激和改變命運的誘惑,又藏著隱隱的、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對那個陌生階層的畏懼不安。
她躺到床上,拉上被子。
天花板上,窗外搖曳的樹影被路燈投射上來,晃動著,變幻著奇異的形狀。
她將被子往上拉了拉,蓋住下巴,卻怎么也壓不住心底那簇因為巨大的未知和挑戰(zhàn)而越燃越旺的、名為好奇與渴望的火苗。
那火焰,灼熱地跳動著,將明天“云頂”二字映照得既神秘又充滿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