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南漢那個“奇葩”,老趙志得意滿,國庫也因繳獲的巨量嶺南珍寶而鼓脹起來。統(tǒng)一南方的棋局上,碩果僅存的便是三塊:福建漳泉的清源軍(陳洪進)、浙江的吳越國(錢俶)、以及最大、最富、文化最璀璨的南唐(李煜)。
老趙的矛頭,毫不猶豫地指向了南唐。理由太充分了:
“蘇湖熟,天下足”!南唐占據(jù)著長江下游最富庶的江南大地,魚米之鄉(xiāng),工商發(fā)達,財賦甲于天下。拿下南唐,宋朝的國力將躍上一個新臺階,徹底奠定統(tǒng)一基礎(chǔ)。
南唐地盤大(三十五州左右),人口多,理論上軍隊數(shù)量也不少。雖然國主李煜是個文藝青年,但他手下還是有幾個能臣(如林仁肇、皇甫繼勛)和一定的水軍力量(依托長江天塹)。它不像南漢那樣腐朽透頂,是南方最后一塊硬骨頭。
南唐國都金陵(今南京),虎踞龍盤,王氣猶存。李煜雖然表面上向宋朝稱臣,自降國號為“江南國主”,但依舊保持著帝王的禮儀和建制(偷偷用)。在老趙“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的信條下,這簡直是眼中釘、肉中刺!
荊南、湖南、后蜀、南漢相繼被滅,宋朝對南唐已形成北、西、南三面包圍之勢。吳越國錢俶是宋朝的“乖小弟”,清源軍陳洪進實力微弱不足慮。南唐徹底孤立無援!
南唐國主李煜,字重光。在中國文學史上,他是當之無愧的“詞中之帝”,其藝術(shù)成就光芒萬丈。但在皇帝這個職業(yè)上……嗯,用現(xiàn)在的話說,他嚴重“錯配”了。
李煜這個人:
工書善畫,精通音律,尤其填得一手空前絕后的好詞!他的詞,前期寫宮廷享樂、男女情愛,旖旎華美(如“花明月暗飛輕霧”);后期寫亡國之痛、人生悲慨,哀婉凄絕,意境宏大(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直擊人心靈最深處。論藝術(shù)成就,他是五代宋初當之無愧的NO.1!
他本性善良,不喜殺戮,信奉佛教(修廟造塔,廣施僧眾)。這在亂世當皇帝,簡直就是……災難!他對內(nèi)寬縱,導致朝政漸弛;對外畏懼強宋,一味退讓妥協(xié)。
他并非完全不知危險,也曾努力掙扎:向宋朝稱臣納貢(金銀財寶、珍玩美女,一船一船往開封送)、自削國號(不敢稱“唐”,改稱“江南國主”)、自貶儀制(宮殿鴟吻去掉,降格使用)。幻想用金錢和卑微的姿態(tài),換取趙匡胤的憐憫,保住江南一隅的偏安。典型的“鴕鳥政策”——把頭埋進沙子里,假裝危險不存在。
他寵信佞臣皇甫繼勛(一個貪生怕死、暗通宋朝的紈绔子弟)、倚重弄臣張洎(jì)(巧言令色,擅長寫華麗馬屁文章)。而對真正忠勇的將領(lǐng)林仁肇,卻因猜忌和讒言,疏遠甚至自毀長城!
對付南唐,老趙沒有像打南漢那樣直接發(fā)兵。他玩的是更高明的“溫水煮青蛙”策略,一步步擠壓、削弱、孤立南唐。
當初打南漢,宋軍需要經(jīng)過南唐控制的郴州等地。老趙派人“客氣”地通知李煜:“借個道哈,去打劉鋹那個壞蛋?!?李煜哪敢說個不字?不僅同意借道,還主動提供糧草勞軍!宋軍大搖大擺穿過南唐領(lǐng)土,不僅完成了軍事任務,還順帶偵查了南唐的虛實,并在關(guān)鍵地區(qū)留下了“后手”(比如控制交通要道、安插眼線)。
開寶七年(974年)秋,老趙下了一道“溫柔”的命令:請“江南國主”李煜來開封,參加冬至日的祭天大典!這招極其毒辣:李煜如果敢來,那就是自投羅網(wǎng),到了開封就是“趙匡胤快樂球”,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李煜如果不敢來,那就是公然抗旨,給了宋朝名正言順的討伐借口!
李煜嚇得魂飛魄散,一邊哭一邊找各種理由推脫:病了、要祭祖、國事繁忙……最后甚至說:“臣事大朝,冀全宗祀,不意如是,今有死而已!”(我侍奉大宋,只想保全祖宗祭祀,沒想到逼我到這地步,唯有一死?。┚褪遣蝗?。老趙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你不來?好!抗旨不遵,討伐有理!
自毀長城!南唐最能打的將領(lǐng),非林仁肇莫屬。此人驍勇善戰(zhàn),有勇有謀,綽號“林虎子”。他曾向李煜提出一個大膽計劃:趁宋軍主力在別處(比如打北漢),他率精兵數(shù)萬渡江北伐,收復淮南失地!即使失敗,也可說他是擅自行動,李煜殺他全家向宋朝謝罪即可。這計劃雖然冒險,但卻是南唐唯一可能爭取主動的機會。
可惜,李煜被宋軍的強大嚇破了膽,根本不敢采納。
老趙深知林仁肇是心腹大患,玩了一手漂亮的反間計:他派人偷偷畫了林仁肇的畫像,掛在開封一處宮室里。
南唐使者李從善(李煜的弟弟)來開封朝貢時,老趙故意帶他“參觀”此殿,指著畫像說:“你看,林仁肇馬上就要投降我大宋了!這是他送來的信物(畫像)!我連給他準備的府?。ㄖ钢赃呉蛔勒┒紲蕚浜昧耍 保ㄔ模骸叭收厍覍⒅粒瘸执藶樾?。”又指空館曰:“將以此賜仁肇?!保?/p>
李從善信以為真,立刻密報回國。李煜這個糊涂蛋,不加詳查,竟用毒酒鴆殺了林仁肇!南唐最后一道軍事屏障,就這樣被老趙用一張畫像和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輕松瓦解!消息傳來,老趙撫掌大笑:“江南無人矣!”
開寶七年(974年)九月,老趙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但直接發(fā)兵,總得有個更“體面”的借口。他命令在荊湖地區(qū)打造數(shù)千艘大艦船和巨筏,宣稱要用來討伐自立為帝的張文表(盤踞湖南的殘余勢力,很快就被平定)。這消息傳到南唐,李煜君臣松了一口氣:哦,不是打我們??!
然而,這只是障眼法!等艦船巨筏造好,宋軍卻順長江而下,直撲南唐!李煜急忙派使者去質(zhì)問:“大宋天子不是要打張文表嗎?怎么把兵開到我們邊境了?”
老趙等的就是這一問!他臉一沉,拋出了那個精心準備的、近乎“無賴”的戰(zhàn)爭借口:
“爾謂父子為兩家,可乎?”(你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你既然是我大宋的臣子(江南國主),那咱們就是一家人!現(xiàn)在,你家(南唐)的大木筏子,居然敢擋住我大宋的河道(指宋軍戰(zhàn)船南下路線)?這像話嗎?!這分明是把一家人分成兩家人!我發(fā)兵,就是要替你們挪開這些礙事的破木頭!”
這個借口之荒謬,簡直令人發(fā)指!拿幾根漂流的木頭當開戰(zhàn)理由,把李煜君臣氣得七竅生煙,卻也無可奈何。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何況面對的是鐵了心要滅你的老趙?
開寶七年(974年)十月,老趙正式任命曹彬為西南面行營都部署(總司令),潘美為都監(jiān)(副司令),曹翰為先鋒,集結(jié)水陸大軍十萬,發(fā)動滅唐之戰(zhàn)!戰(zhàn)略部署如下:
曹彬、潘美親率主力水軍,從荊南出發(fā),順長江東下。這是主攻方向,直撲金陵!
命吳越王錢俶(宋朝的忠實小弟)率吳越軍數(shù)萬,從杭州北上,進攻南唐的常州、潤州(今鎮(zhèn)江),牽制南唐東部兵力,并最終與宋軍主力會攻金陵。
命大將曹翰率一支精銳,從江陵(今湖北荊州)出發(fā),走陸路進攻南唐在長江北岸的據(jù)點(如池州、當涂),掃清障礙,保障水路側(cè)翼安全。
南唐倚仗的最大屏障就是長江天塹。他們以為只要守住江防,宋軍就無可奈何。然而,他們低估了宋軍的決心和智慧。
宋軍先鋒曹翰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占了池州(今安徽貴池)。曹彬、潘美的水軍主力抵達長江重要渡口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這里江面相對狹窄,水流湍急,是南唐江防重點。
如何讓大軍渡江?強攻渡口損失太大。宋軍將領(lǐng)樊若水(一個在南唐科舉落第、憤而投宋的讀書人)獻上了一條驚天妙計:搭建浮橋!
樊若水在投宋前,就假扮漁夫,在采石磯江面反復測量水文、水深、江寬、流速,繪制了精確的水文圖。他提出:用數(shù)千艘預先打造好的大船,在江面上一字排開,船上鋪設(shè)木板,用粗大鐵索和竹纜緊緊連接固定,形成一座橫跨長江的浮橋!
這個計劃聽起來匪夷所思。長江浩蕩,風急浪高,自古哪有在長江上搭浮橋的?南唐君臣聽說后,都當成笑話:“長江天險,自古未聞架橋可渡,此必兒戲耳!” 連宋軍內(nèi)部都有疑慮。
但曹彬、潘美力排眾議,相信樊若水的專業(yè)測繪。開寶七年(974年)閏十月,宋軍開始架橋!工程極其浩大艱難,但在周密組織和強大執(zhí)行力下,幾天后,一座橫跨長江、連接南北兩岸的巨型浮橋,奇跡般地出現(xiàn)在采石磯江面!天塹變通途!
當宋軍步騎精銳,踏著堅固的浮橋,如履平地般沖過長江時,南唐守軍目瞪口呆,肝膽俱裂!心理防線瞬間崩潰。采石磯防線被輕易突破。宋軍主力源源不斷開過長江,兵鋒直指金陵!
宋軍渡過長江后,一路勢如破竹。開寶八年(975年)正月,宋軍主力進抵金陵城下,完成了對這座六朝古都的合圍。吳越王錢俶也忠實地執(zhí)行了任務,率軍攻克了常州、潤州(鎮(zhèn)江),切斷了金陵的東面退路和來自吳越的補給線(雖然吳越本來也不會支援南唐)。
金陵被圍,李煜終于從“詞國”的迷夢中驚醒,但為時已晚!
他急調(diào)駐守湖口(鄱陽湖口)的朱令赟(yūn)率十五萬水軍(南唐最后的主力)順長江而下救援金陵。朱令赟打造了巨大的戰(zhàn)艦(號稱“龍艦”),想用火攻燒毀宋軍的采石磯浮橋。然而,天不助唐。朱令赟的火攻船剛出發(fā)就遇到北風,大火反燒自家艦隊!宋軍趁機猛攻,朱令赟兵敗被俘,十五萬大軍灰飛煙滅。金陵最后的希望徹底破滅。
李煜派他最信任的辯才徐鉉出使開封,試圖說服老趙退兵。徐鉉口若懸河,大談李煜如何恭順、南唐無罪、宋軍不義。老趙靜靜地聽著,等徐鉉說完,他只冷冷地回了一句:“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這句流傳千古的霸道宣言,徹底堵死了徐鉉的嘴,也宣告了南唐的死刑。
在圍城的絕望日子里,李煜把他的恐懼、哀愁、對故國的眷戀,全部傾注在了筆端。一首首泣血之作誕生了:“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浪淘沙令》)這些詞,是南唐的挽歌,也是李煜個人悲劇的絕唱。他在深宮中,伴著青燈古佛,在詞句里尋求片刻的麻醉。
開寶八年(975年)十一月,金陵城已被圍困近一年。城內(nèi)糧草斷絕,士兵饑寒交迫,百姓易子而食。南唐守將咼彥、馬誠信等先后戰(zhàn)死。佞臣皇甫繼勛因主張投降被憤怒的士兵亂刀分尸。李煜信任的張洎等人,除了寫些空洞的詔書激勵士氣(實際屁用沒有),束手無策。
二十七日,宋軍對金陵發(fā)起最后的總攻。城南首先被攻破。負責守衛(wèi)的咼彥、馬誠信兄弟力戰(zhàn)殉國。宋軍如潮水般涌入金陵城。
李煜得知城破,萬念俱灰。他拒絕了左右“自焚殉國”的建議(他怕死),在宮中堆積柴薪準備自焚的姿態(tài),也只是做做樣子。最終,在宋軍兵臨宮門的最后時刻,他選擇了屈辱的投降。
按照古代投降的禮儀,李煜脫去上衣,露出臂膀(肉袒),雙手反綁于身后(銜璧),嘴里含著象征國君權(quán)力的玉璧(表示放棄權(quán)力),帶著文武百官及其家屬,排成長隊,步行出宮門,向宋軍統(tǒng)帥曹彬、潘美投降。他的身后,是燃燒的宮殿(部分南唐官員絕望自焚)和一片哭聲。立國三十九年的南唐,宣告滅亡!
曹彬接受了李煜的投降,態(tài)度還算客氣(這是老趙事先交代的,要優(yōu)待降王)。隨后,按照老趙的指示,曹彬派兵護送李煜及其宗室、近臣(包括徐鉉、張洎等)北上開封。
老趙在開封明德殿舉行了受降儀式??粗蛟陔A下、面如死灰的李煜,老趙沒有像處置劉鋹那樣調(diào)侃,而是帶著勝利者的威嚴和一絲復雜的心情,下詔赦免李煜死罪,但給了他一個極具侮辱性的封號——違命侯!這個爵位,赤裸裸地宣告:你李煜抗旨不遵(不肯來開封),罪該萬死!現(xiàn)在留你一命,是皇恩浩蕩!
金陵城破之時,秦淮河的水仿佛也停止了流動,嗚咽著訴說著一個王朝的終結(jié)。后主李煜,這位在政治上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卻在囚徒的生涯中,用血淚凝成了最璀璨的詞章,成就了不朽的文學傳奇。他北上開封的囚車,載走的不僅是一個亡國之君,更是一個時代的絕響。
隨著南唐的覆滅,南方僅剩的吳越國錢俶和清源軍陳洪進,徹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氣和心理依靠。他們知道,老趙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是頑抗到底,步李煜后塵?還是識時務者為俊杰,主動獻土歸降?
老趙站在開封的宮闕之上,俯瞰著南方新納入的廣袤疆土。統(tǒng)一南方的目標,已近在咫尺。然而,他的目光并未在江南的煙雨樓臺中停留太久。北方,那片被石敬瑭割讓出去、被契丹人占據(jù)的燕云十六州,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頭。柴榮未竟的北伐遺志,大宋北疆的安全屏障,都在召喚著他。
“先南后北”的戰(zhàn)略,南方部分即將圓滿收官。那么,北方的契丹鐵騎,老趙準備好了嗎?而就在他躊躇滿志,準備揮師北上,一展宏圖之時,一場發(fā)生在皇宮深殿、燭影搖曳之下的離奇事件,卻徹底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