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涎香的氣息似乎被一絲冰冷的空氣沖淡?;实劢粹x并未去看案頭那只粗陶碗,也并未如上次那般流露冰冷怒意。他重新坐回御案之后,指尖平穩(wěn)地翻過一份關于北境軍屯開墾的奏章,朱筆批下一個遒勁的“準”字,神色沉靜如水,仿佛剛才那場暗藏機鋒的談話,只是日理萬機中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
“梟。” 他頭也未抬,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了沉靜的空氣。
御書房最深的陰影處,空氣無聲地扭曲了一下,暗衛(wèi)首領的身影如同墨色凝聚,躬身待命:“陛下?!?/p>
“老三此行賑災,” 姜翊鈞的視線依舊落在奏章上,語氣平淡得像在陳述一件公事,“民望……似乎漲得有些快了。”
“是。” “梟”的回答依舊簡潔,不帶任何主觀評價,“沿途百姓,感念朝廷恩德,對三殿下……頗多贊譽。”
“贊譽?” 姜翊鈞的筆尖在奏章上微微一頓,終于抬起眼,目光深邃如寒潭,看向那片陰影,“‘頗有朕當年勵精圖治之風范’……這話,聽著耳熟。” 他的語氣沒有任何起伏,仿佛在復述一句無關緊要的閑話,“你去查查。”
他放下朱筆,身體微微后靠,靠在寬大的龍椅椅背上,手指交叉置于腹前,姿態(tài)放松,眼神卻銳利如鷹隼:
“查清楚,這流言起于何處,又是如何能在短短數(shù)日之內,如野火燎原般傳遍京城,甚至……精準地傳到朕的耳朵里。”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朕要知道,這背后,是有人借機生事,想捧殺朕的兒子?還是……有人想借朕的手,去敲打老三?”
他微微停頓,目光仿佛穿透了宮墻,投向了更廣闊的京城:
“又或者……是朕的好兒子們,自己等不及了,開始互相下絆子?”
最后一句,帶著一絲帝王特有的、冰冷的嘲諷。
“捧殺?” “借刀殺人”?“兄弟鬩墻”?
比起兒子可能“像自己”帶來的那點本能的、可控的不適,他更警惕的是這隱藏在流言背后、試圖攪動朝局、甚至可能將他這位帝王也當作棋子來利用的那只手!這才是對他權力真正潛在的威脅!
“屬下遵旨!” “梟”的聲音帶著一絲凜然。他深知皇帝此令的分量。這已非簡單的皇子爭寵,而是涉及帝王權威和朝局穩(wěn)定的深層探查。
“記住,” 姜翊鈞的聲音更冷了幾分,帶著帝王的警告,“查,要查得無聲無息。水落石出之前,不必驚動任何人。朕……要看到的是真相,而非打草驚蛇后的殘局。”
“是!屬下明白!” “梟”的身影在陰影中深深一躬,隨即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跡,無聲無息地消散。
御書房內,重歸寂靜。
姜翊鈞的目光重新落回奏章上,指尖卻無意識地在光滑的紫檀木扶手上輕輕敲擊著,發(fā)出幾不可聞的“篤、篤”聲。
三皇子府邸,朱門緊閉,謝絕一切訪客。府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幕僚清客們個個噤若寒蟬,臉上寫滿了惶惑與不安。主子被皇帝親口以“頗有朕之風范”的流言敲打,又“榮膺”十日休沐,這其中的兇險,稍有政治嗅覺的人都心知肚明。原本因賑災“賢名”而蠢蠢欲動的勢力,此刻如同被兜頭澆了一盆冰水,瞬間縮了回去,甚至開始有人暗中活動,試圖撇清關系。姜禹宸將自己關在書房,砸碎了一方上好的端硯,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卻不敢再有絲毫異動。他知道,自己現(xiàn)在就是風暴中心,任何動作都可能被解讀為“不甘心”,引來父皇更嚴厲的打擊。唯有蟄伏,等待父皇的怒火平息,或者……等待新的轉機?希望渺茫。
太子姜禹珩在東宮,聽聞御書房始末后,只是對著棋盤微微一笑,落下一顆白子,堵死了一條黑龍的最后生路。他溫潤如玉的臉上看不出絲毫波瀾,只淡淡吩咐了一句:“三弟辛勞,備些上好的補品送過去,聊表孤的心意?!?姿態(tài)完美,兄友弟恭。然而,他案頭那份關于北境軍糧轉運“遲滯”的密報,卻被他用朱筆圈了又圈。
七皇子姜禹驍則在自己府邸的演武場上,揮汗如雨地舞動一桿沉重的方天畫戟。戟風呼嘯,卷起地上的塵土。他眼神銳利,嘴角噙著一絲毫不掩飾的興奮與譏誚。三哥倒了?好!倒得好!他仿佛看到了前方更開闊的道路,也嗅到了權力洗牌的血腥氣息。他需要更快地積蓄力量,尤其是……兵權!
皇帝姜翊鈞,穩(wěn)坐深宮。御案上,那只粗陶碗已被內侍擦拭干凈,靜靜擺放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他批閱奏章的速度依舊平穩(wěn),仿佛御書房那場暗藏機鋒的對話從未發(fā)生。只是,當暗衛(wèi)首領“梟”無聲無息地呈上關于幾位皇子及重臣府邸近日動向的密報時,他翻閱的速度,比平時慢了半分。目光在“安王府一切如?!睅讉€字上,停留了稍長的一瞬。
窗外的天空又陰沉下來,醞釀著新的雨意。姜禹安斜倚在窗邊的軟榻上,手中捧著的依舊是書卷,只是換了一本前朝兵家論著。茶香裊裊,氤氳著他平靜無波的側臉。
“影”的聲音如同從墻壁里滲出,簡潔地匯報著京城的動向:
“殿下,三皇子府閉門謝客。太子遣人送補品。七皇子在府中演武。陛下……批閱奏章如常,暗衛(wèi)密報已呈上,陛下在‘安王府一切如?!?,略有停頓?!?/p>
姜禹安翻過一頁書,紙張發(fā)出輕微的沙沙聲。他端起茶杯,吹開浮沫,啜飲一口溫熱的茶水,動作流暢自然,仿佛聽到的只是市井閑談。
“嗯?!?他淡淡應了一聲,目光依舊落在書卷上,似乎對父皇那“略有停頓”的細節(jié)毫不在意。
“皇帝正值壯年,疑心不該如此之重,你去查一下,暗衛(wèi)的動向,還有將尾巴處理干凈”姜禹安開口說道。
“是”
“砥已抵達黑石堡?!?“影”的聲音繼續(xù),“按殿下吩咐,以略高于市價兩成的價格,盤下了一間瀕臨倒閉的‘張記皮貨行’。原店主急于返鄉(xiāng),交接順利。鋪子位置尚可,靠近西市,與鎮(zhèn)北軍后勤采辦吏員常去的幾家酒肆、騾馬行相鄰?!啤阎智謇礓伱?,三日后可重新開張?!?/p>
“高于市價兩成?” 姜禹安的目光終于從書頁上抬起,看向窗外陰沉的天空,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帶著算計的弧度,“很好。告訴‘砥’,新店開張,不必張揚,但貨品要足,成色要‘實在’,價格……比市面略低半成即可。尤其是軍中常用的羊皮褥子、牛皮靴料,備貨要足,質量要‘過硬’?!?他特意強調了“實在”和“過硬”。
“是。” “影”瞬間領會。高于市價盤店,是示弱,是冤大頭,能迅速融入且降低關注。貨足質優(yōu)價略低,是吸引回頭客,尤其是那些有固定采買任務的軍中吏員的關鍵。張記皮貨行,將成為一塊磁石,不動聲色地吸引那些負責鎮(zhèn)北軍后勤采買的“小魚小蝦”。只要他們來,哪怕只是買一張皮子,聊幾句行情,就能留下痕跡。
“另外,” 姜禹安放下茶杯,指尖在軟榻扶手上輕輕敲擊,發(fā)出幾不可聞的節(jié)奏,“讓‘砥’留意,邊城可有手藝精湛、卻因傷或因故落魄的老皮匠、老裁縫?若有,暗中接濟,或聘為鋪中顧問,許以厚利,務必使其安心?!?/p>
“屬下明白?!?“影”應道。這不僅是招攬人才,更是編織人脈網絡。落魄的老匠人,往往掌握著獨特的技藝,也可能有盤根錯節(jié)的本地關系網,是扎根邊城、獲取深層信息的寶貴資源。
指令下達完畢,書房內重歸寂靜。
姜禹安重新拿起書卷,目光落在“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一行字上。
知己知彼……
翌日,御書房。
龍涎香的氣息似乎比往日更沉郁了幾分?;实劢粹x端坐御案之后,手中并未執(zhí)筆,而是把玩著一枚通體溫潤的羊脂白玉扳指。陽光透過高窗,在光潔的金磚地面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卻驅不散御書房內無形的凝重。
暗衛(wèi)首領“梟”的身影如同從最深沉的陰影中剝離出來,無聲無息地立于下首,周身氣息收斂到了極致,仿佛一塊冰冷的磐石。
“查的如何了?” 皇帝開口,聲音平淡無波,聽不出喜怒,目光依舊落在手中那枚流轉著柔光的扳指上,指腹緩緩摩挲著光滑的玉面。
“梟”的聲音低沉平穩(wěn),如同古井深潭:“回陛下,流言源頭,指向城南‘悅來茶樓’一個說書先生。屬下暗中盤查,此人三日前確曾在一場滿座茶客面前,繪聲繪色講述三殿下賑災事跡,言語間……不無推崇,亦曾提過‘雷厲風行,有陛下當年風骨’之語?!?/p>
皇帝摩挲扳指的動作沒有絲毫停頓,仿佛早已料到。
“屬下順藤摸瓜,找到指使說書先生之人,乃一外地口音的行商,自稱姓王,出手頗為闊綽,只要求其在茶樓渲染三殿下賢名,尤其要提及‘類陛下當年’之語。此人在流言初起后便離了京城,屬下循其離京路線追查……”
“梟”的聲音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帶著一絲極淡的挫敗與凝重:“……線索在三百里外的‘青石驛’斷了。此人如同人間蒸發(fā),所用身份文書皆為偽造,落腳之處亦未留下任何可追蹤的痕跡。接應之人……手法極為老道干凈,抹去了一切尾巴。”
“查到關鍵時刻線索就斷了?” 皇帝終于抬起眼,目光如同實質的探針,落在“梟”的身上。那目光并不銳利,卻帶著洞穿一切的壓力。
“是。屬下無能,請陛下責罰?!?“梟”的頭顱更低了一分,聲音依舊平穩(wěn),但請罪的姿態(tài)做得十足。
姜翊鈞并未動怒,臉上甚至浮現(xiàn)出一絲極淡、近乎玩味的笑意。他緩緩將扳指套回拇指,動作優(yōu)雅從容。
“斷了……便斷了吧?!?他的聲音帶著一種奇異的平靜,“意料之中。若真能輕易揪出尾巴,反倒顯得對手……太過拙劣?!?/p>
他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置于案上,目光如同實質的冰錐,直刺“梟”:
“那斷掉的線索背后,可有任何……蛛絲馬跡,指向哪位皇子?或者……朝中哪方勢力?” 他的聲音壓低了半分,卻更顯森然。
“梟”沉默了一瞬,似乎在飛速權衡所有收集到的碎片信息,最終,給出了一個絕對客觀、卻也絕對令人心悸的答案:
“回陛下,沒有?!?兩個字,斬釘截鐵。
“無直接證據(jù),無間接關聯(lián)。所有線索,在‘青石驛’之前,皆指向一個精心設計的、無根的‘影子’。手法……像是出自最老練的暗樁,深諳隱匿之道,甚至……” “梟”頓了頓,補充道,“……甚至可能預判了追查的方向,提前設好了斷點。”
“沒有?” 姜翊鈞重復了一遍,嘴角那抹玩味的笑意加深了,眼底卻是一片深不見底的寒冰。他緩緩靠回椅背,發(fā)出一聲低沉而意味不明的輕笑:
“呵呵……”
笑聲在沉靜的御書房里回蕩,帶著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贊許,又仿佛是最冰冷的嘲諷。
“不愧是朕的兒子。”
“梟”的身體似乎繃得更緊了些,如同拉滿的弓弦。
“既然斷了,就暫且放下。” 姜翊鈞的語氣恢復了帝王的平淡,仿佛剛才那句驚心動魄的評語從未出口,“盯緊斷點之后,所有可能與‘青石驛’產生異常關聯(lián)的人或事。水過留痕,雁過留聲。越是干凈的局,越需要時間沉淀才能露出真正的馬腳。朕……等得起?!?/p>
“是!” “梟”沉聲應道。這是比繼續(xù)強攻更艱難的任務,需要極致的耐心和洞察力。
“另外,” 皇帝的手指輕輕敲擊著光滑的桌面,目光轉向窗外那片蔚藍卻虛假的天空,“老三‘休沐’也有些日子了。傳朕口諭,三皇子賑災有功,體恤朕心,著賜南海貢珠一斛,蜀錦十匹,準其……明日入宮謝恩?!?他特意強調了“謝恩”二字。
“是!” “梟”瞬間領會。
“去吧?!?姜翊鈞揮了揮手,重新拿起一份奏章,目光沉靜如水,仿佛剛才下達的,只是最尋常的指令。
“梟”的身影無聲退入陰影,消失不見。
御書房內,只剩下皇帝一人。
他放下奏章,目光落在拇指那枚溫潤的白玉扳指上,眼神幽深難測。
“沒有指向……呵呵……” 他低低自語,指尖無意識地用力,冰涼的玉質傳來一絲寒意。
“那就讓這潭水……再渾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