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士能突破開竅境、明意境,其頭腦固然比普通人更為聰慧,過目不忘,見識廣博可以說是十分尋常之事。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心智就能真正碾壓武者。
就像冷月,雖已觸摸到明意境的門檻,卻宛如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輕易地就被楊平之玩弄于股掌之間。
說得好聽些這是天真無邪,說難聽點的就是愚昧無知,不懂人心險惡。
在崔白羽的眼中,這煙水城的儒士甚至還不如冷月呢。
只會高談闊論、紙上談兵,雖然憑借著不錯的悟性和豐富的儒道典籍,得以突破儒道境界,可實際上卻如同那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沒有半分真才實學。
事實上,煙水城久無戰(zhàn)事,現(xiàn)在的孟家之人根本就是被時代淘汰的老古董,迂腐不化,狂妄自大。
即便他們能夠凝聚出文氣,甚至有突破儒道第四境——蘊神境的儒士,但若論謀略和勾心斗角,恐怕還比不上一個常年在邊境出謀劃策的明意境儒士。
儒士在戰(zhàn)場上的廝殺本事,那是肯定比不上武者的,至少在突破蛻凡四境之前是如此。
儒士在炎陽國之所以能擁有與武者相同的地位,最主要的還是依靠他們那過人的心智,神機妙算,出謀劃策,以及能夠運用文氣為武者增添戰(zhàn)力。
有時候,精于算計的儒士所出的一條計謀,足以勝過雄兵百萬。
傳聞在那仙魔鼎盛的時代,就有那多智近妖的儒士,在暗中施展那錯綜復雜的反間之計,猶如在那黑暗中編織一張龐大的蜘蛛網,將仙魔籠罩在內。
最終更是使得仙族和魔族自相殘殺,兩敗俱傷。
人族也因此才得以迅速崛起。
然而,顯而易見的是,煙水城培養(yǎng)出的這些迂腐之儒,根本不具備這種算無遺漏的本事,他們只會附庸風雅,整日里吃喝玩樂,早已沉醉在煙水城營造的虛假繁榮之中無法自拔了。
甚至崔白羽之前還聽聞,煙水城有眾多儒士沉迷于飲酒作樂,酒酣耳熱之際,竟然當街脫光衣服肆意狂舞,而那孟家竟然還對這種行為贊不絕口,美其名曰真性情。
也正因如此,對于妖族進攻煙水城一事,崔白羽心中是樂見其成的,甚至他的幼犼真身已經做好了大開殺戒的準備。
殺戮儒士同樣可以獲得殺戮值,而且比殺妖獸和武者更加輕松。
以幼犼真身的實力,就算是對上凝氣境的儒士,也能輕松斬殺。
而凝氣境儒士堪比三階妖獸和先天境武者,至少也能提供上百點殺戮值。
崔白羽的腦海中似乎突然捕捉到了一些什么,如電石火花般一閃而過,他不禁暗自沉思起來。
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喃喃自語道:“獅駝國突然召集大量妖獸進攻煙水城,這背后說不定也有朝廷在推波助瀾?!?/p>
如果他沒估計錯的話,云海關也已經調走大量兵馬,為的就是引妖族上當。
畢竟這么多年來,煙水城對于炎陽國抵御妖族,幾乎毫無建樹,恐怕朝廷也早就對孟家心生不滿了吧。
遙想百年前,孟家在炎陽國,那可是與蘇家齊名的名門望族,孟家一位蛻凡四境之上的儒士,更是有著斬殺妖王的赫赫戰(zhàn)功。
孟家勢力如日中天之時,煙水城甚至超越了炎陽書院,成為了炎陽國的儒道圣地。
然而,再看看如今孟家培養(yǎng)出的這些儒士,又哪里還有先輩的半分風采,恐怕他們連戰(zhàn)場都不敢踏足了吧。
崔白羽突然又想到些什么,他不禁開始懷疑,煙水城如今這烏煙瘴氣的局面,或許也有那位蘇丞相的手筆。
那位蘇丞相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高懸于朝堂之上,其境界更是達到了蛻凡四境之上,乃是文官之首,可謂是權傾朝野,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若不是他有意縱容和引導,煙水城怎會變得如此模樣,排斥武者,盡是風花雪月的腐儒。
孟家和蘇家皆為書香門第,在炎陽國猶如兩顆相互輝映的明珠,為此,他們在儒道地位上的爭奪也是針尖對麥芒,激烈異常。
這種矛盾已然根深蒂固,乃是難以化解的政敵,就如同鎮(zhèn)妖王府與方家爭奪軍中兵權一樣。
而現(xiàn)在孟家的沒落,恰如夕陽西下,余暉漸散,蘇家則如旭日東升,光芒萬丈。
沒有了孟家掣肘,蘇家有望成為炎陽國的儒道魁首。
崔白羽如今的悟性已然達到了玄品層次,勉強可以稱得上一句天才。
再加上這段時間不斷地運用悟道之氣,讀書修行如有神助,此刻更是隱隱要觸摸到那明意境的門檻。
他此刻思路清晰,再仔細回想那位蘇丞相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心中越發(fā)篤定自己的猜測沒錯。
他不禁對那位蘇丞相的耐心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個布局宛如一場精心策劃的棋局,恐怕已經歷經數十載的光陰,在他的巧妙引導之下,煙水城成為了他手中的棋子,他一步步地蠶食著孟家人的風骨,如溫水煮青蛙般,將孟家徹底困死在煙水城中。
而如今,正是他收獲勝利果實的時候。只要滅了孟家,蘇家在炎陽國的儒道地位,就再也無人可撼動。
就算是炎陽皇族,恐怕也得對蘇家忌憚三分。
不過,崔白羽并未對孟家心生憐憫之意。
甚至一旦妖族真的進攻煙水城,那幼犼真身出手也絕不會心慈手軟。
他對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早已洞若觀火,深知其中的殘酷。
更何況,孟家掌控著整個煙水城,城主之位長期被孟家的人所把持。
孟家本就應肩負起守護一方的責任,然而他們卻只會吃喝享樂,猶如行尸走肉,甚至還排斥武者,如此這般,簡直是死有余辜。
就算是有蘇家的算計在內,但是孟家后人本事不濟,被滅也怪不得任何人。
這些腐儒與其死在其他妖獸的獠牙之下,還不如死在幼犼真身的利爪之下,為他貢獻一份殺戮值,也算是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