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姑爺轉身離去,張嬤嬤趕忙招手示意身旁的人快去準備些吃食送過來。
畢竟這可是姑娘自家的宅子,自家的仆人自然是要聽自家的話。
其實早在姑爺到來之前,張嬤嬤就已經吩咐過廚房準備好姑娘最愛吃的食物了。
此時的張嬤嬤心中暗自感嘆,這低嫁還真是有不少好處呢。
且不說別的,單就這使喚起仆人來,那可真是得心應手?。?/p>
要是楊婉如嫁給門當戶對的人家,初來乍到的,不僅要花費銀子去打點廚房,還得面對那些不熟悉的仆人,使喚起來肯定沒這么順手。
可如今就大不一樣了,這里的一切都是姑娘的陪嫁,想怎么來就怎么來,底氣十足,完全不用顧忌他人的臉色。
想到這里,張嬤嬤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再看楊婉如,原本坐得筆直的肩背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沒過多久,清兒和另一個丫鬟便端著食盒走了過來。
食盒里的菜肴琳瑯滿目,香氣撲鼻。有燕窩粥、一碗米飯、熬制入味的雞湯、一碟紅燒肉、一碟豆腐什錦、清蒸魚干連福海參,還有一個格子里裝著翠玉豆糕和栗子糕,真是豐盛極了,而且無一不是楊婉如喜歡吃的。
楊婉如非常滿意,因為從清晨到現在,她滴水未進,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
此時此刻
她的弟弟楊耀正在門外忙碌地幫忙招呼著客人。
楊耀這個名字有著深刻的寓意,代表著才高八斗、博學多才。
這個名字的靈感來源于“楊雀銜環(huán)”和“榮宗耀祖”這兩個典故,寓意著楊耀將來能夠有一番大作為,光宗耀祖。
楊耀名字寓意:才高八斗、博學多才之意。
名字取自:楊雀銜環(huán)、榮宗耀祖
名字很好,他也想才高八斗,也是從小就請夫人上門教學,可惜啊,對吃喝玩樂他算的上是一把好手,讀書就算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楊耀的學業(yè)成績一直不盡如人意。
他僅僅考中了一個童生,而秀才的考試卻無論如何都無法通過。
最近,侯府終于無奈地放棄了讓他繼續(xù)讀書的想法,打算花錢為他捐一個官職。
不過,楊耀對于他的姐夫卻是欽佩有加。
可能就是學渣對學霸的崇拜吧。
今天來這里的客人,大多都是沖著他們侯府的面子而來。
畢竟姐夫初來乍到京都,人生地不熟,認識的人并不多。
作為二夫人生的兒子,楊婉如作為他的嫡親姐姐,他肯定要照顧著姐夫,帶著他認識人。
“姐夫,您可算出來了!”楊耀熱情地喊道,同時迅速將手中的酒杯遞到李清榮面前,“來,姐夫,端著酒杯”
李清榮接過酒杯,微笑著表示感謝。
楊耀趁機湊近李清榮的耳邊,壓低聲音說道:“姐夫,我跟您說啊,我這壺酒里可是摻了不少水呢,等會兒只管敬酒就行,其他的就交給我啦!”
李清榮聽后,心中不禁一樂,上道啊,他對這個小舅子的印象一直都還不錯。
京都的時候,兩人見過一面,當時楊耀對他就非常敬重。
“好的,那就麻煩小舅子了。”李清榮笑著回答道。
楊耀見狀,趕忙擺了擺手,“姐夫您這說的是哪里的話,都是一家人,應該的!”接著,他開始向李清榮介紹起在場的其他人,“這位是李尚書家的小兒子,這位是兵部侍郎的兒子……”
等敬完一圈酒之后,李清榮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開始有些不聽使喚了。
他不禁暗自感嘆,自己從小就沒怎么喝過酒,這酒量自然是沒有練出來的。
就算是這摻了水的酒,喝多了也還是會讓人醉倒??!
楊耀眼睜睜地看著酒勁上頭的姐夫,心中暗叫不好。
他本以為自己在酒里摻了水,姐夫應該不會喝醉才對,可現在看來,這情況顯然有些失控了。
一想到等會兒洞房的時候,姐夫可能會醉得不省人事,楊耀的頭就開始疼了起來。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娘親對自己的埋怨和責備,真是失算啊,沒想到酒量這么差。
等李清榮被送回婚房。
楊耀在外面忙著打發(fā)鬧洞房的人。
張嬤嬤等一眾丫鬟也都不知所措,這姑爺喝醉了,接下來的洞房花燭夜可怎么辦呢?
哎呀,這少爺也真是太不靠譜了,怎么能讓姑爺喝醉呢?
在張嬤嬤的幫忙下,李清榮總算是勉強和楊婉如喝完了交杯酒。
然后,他就像一攤爛泥一樣。
楊婉如沒好氣地看了一眼床上的李清榮,心中雖然有些不滿,但也不好說什么。
畢竟今天是她的大喜日子,總不能在這個時候發(fā)脾氣吧。
在丫鬟們的伺候下,楊婉如緩緩地摘下了頭上的鳳冠,又小心地拆去了復雜的頭飾。
接著,她讓廚房送來熱水,在清兒等丫鬟的服侍下,舒舒服服地洗了個澡。
等她從澡房出來,李清榮迷迷糊糊在已經在丫鬟的伺候下,褪去了外衣,安靜地躺在了床上。他的呼吸平穩(wěn),顯然已經進入了夢鄉(xiāng)。
她輕手輕腳地走到床邊,看著李清榮的睡顏,心中不禁有些懊惱。
哼,這家伙居然這么快就睡著了,不過這樣也好,睡著了就不用做那些令人羞澀的事情了。
想到這里,她的臉微微一紅,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娘親之前跟她說過的洞房要做的事。
還特意給了她一本書,說是讓她提前學習一下。
她當時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便覺得面紅耳赤,連忙將書藏進了箱子里,實在是太羞人了!
屋里的紅色龍鳳蠟燭還在燃燒,楊婉如也并排躺了下來,丫鬟放下了大紅的帳子,等他們都出去了
她看了旁邊睡的正香的李清榮一眼,本以為身邊躺著個人,會睡不著,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累,還是怎么著,沒一會就睡著了。
門口的張嬤嬤仔細聽著屋里的聲音,嘆了口氣,看來洞房是完不成了。
幸虧這里的人都是姑娘的陪嫁,要不沒洞房傳到公公婆母那里就麻煩了。